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碧虛的意思、碧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碧虛的解釋

(1).碧空;青天。 南朝 梁 吳均 《詠雲》:“飄飄上碧虛,藹藹隱青林。” 唐 張志和 《玄真子·碧虛》詞:“碧虛冥茫,飄輪斡乎乾,湫盤浮乎坤。” 宋 王禹偁 《寄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詩:“水閣山齋架碧虛,亭亭華表映門閭。” 趙樸初 《臨江仙·飛行中作》詞:“忽見碧虛開下界,白雲朵朵芙蓉。”

(2).指綠水。 唐 張九齡 《送宛句趙少府》詩:“修竹含清景,華池澹碧虛。” 唐 李賀 《釣魚詩》:“斜竹垂青沼,長綸貫碧虛。” 王琦 彙解:“碧虛,水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碧虛”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一、碧空/青天

指天空的湛藍與明淨,常用來形容晴朗無雲的景象。例如:

二、綠水

指清澈碧綠的水面,多見于對自然水景的描寫。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兼具視覺美感與意境營造功能。不同語境下需結合詩句或文段判斷具體指向天空還是水面。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碧虛的意思

《碧虛》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代一種清新明淨的虛幻景色。碧虛充滿了神秘之感,常常出現在詩歌、文學作品和藝術創作中,多用來形容虛無、超脫塵俗的境界。

拆分部首和筆畫

碧虛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石”和“虍”,其中“石”為左邊的部首,表示與石有關,而“虍”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與虎有關。碧虛的總筆畫數為13筆。

來源和繁體

《碧虛》這個詞最早出自唐代杜牧的《淳熙閣帖》詩:“病魂消盡如雲滅,敝帚拾得亦堪歡。簾外風來珠翠動,砌南溪碧虛相連。”該詩以自然景物來表達詩人幽微之情,碧虛指的是簾外碧水如虛幻般的美景。

在繁體字中,碧虛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碧虛”,隻是書寫形式略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關于古時候碧虛的漢字寫法,有一種是“辟虛”,由于字形的變異,現在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窗外的綠油油的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整個庭院都籠罩在一片碧虛之中。

2. 池塘裡碧綠的荷葉倒映在水面上,顯得格外碧虛幽美。

組詞

1. 碧水虛山:用來形容山水景色明淨幽深的意境。

2. 夢幻碧虛:形容如夢如幻、虛幽不實的景象。

近義詞

近義詞有:碧青、碧綠、江碧、翠綠等。

反義詞

反義詞有:樸實、濁漓、沉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