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礦物。成分是氫氧化鋁或含水的三氧化二鋁,白色、灰色、黃色、褐色,外表與黏土相似,一般成塊狀,是提煉鋁的重要原料,亦稱鋁礬土。
鋁土礦(lǚ tǔ kuàng)是漢語中對一種重要沉積岩類礦産的規範命名,指富含鋁的氫氧化物礦物、以三水鋁石、一水軟鋁石或一水硬鋁石為主要成分的礦石。其核心特征與定義如下:
礦物組成
主要含鋁礦物為三水鋁石(Gibbsite)、一水軟鋁石(Boehmite)和一水硬鋁石(Diaspore),常伴生赤鐵礦、高嶺石、石英等雜質礦物。
物理性質
外觀呈土狀、豆狀或鲕狀,顔色多為灰白、紅褐色,硬度較低(莫氏硬度1-3),密度約為2.5 g/cm³。
化學成分
化學通式可表示為 (ce{Al2O3 cdot nH2O}),其中氧化鋁((ce{Al2O3}))含量通常在40%-70%,是提取金屬鋁的核心原料。
鋁土礦多由富含鋁的岩石(如玄武岩、花崗岩)在濕熱氣候條件下經長期風化作用形成,屬于風化殘積型礦床。典型成礦過程包括:
來源: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研究所
冶金工業
全球90%的鋁土礦用于生産氧化鋁((ce{Al2O3})),進而電解制取金屬鋁。生産1噸鋁約需4-6噸鋁土礦。
來源:《有色金屬冶金學》(冶金工業出版社)
輔助用途
中國鋁土礦儲量集中于山西、河南、貴州、廣西四省(占全國總量90%),其中:
全球主要産區包括澳大利亞(占儲量28%)、幾内亞(25%)、巴西(12%)。
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礦産年鑒
鋁土礦屬不可再生資源,其開采需符合《礦産資源法》及環保标準。現代選礦技術通過拜耳法、燒結法等工藝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産資源法實施細則》
注:以上内容綜合地質學、礦物學及工業标準定義,符合漢語詞典釋義規範。
鋁土礦是工業上用于提取鋁的主要礦石,其定義、成分及特性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鋁土礦是以含鋁礦物為主的礦石統稱,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鋁或含水的三氧化二鋁(如三水鋁石、一水軟鋁石、一水硬鋁石)。次要成分包括鐵氧化物(如赤鐵礦、針鐵礦)、矽酸鹽(如高嶺石)及少量钛礦物(銳钛礦、钛鐵礦)。
鋁土礦是地殼中鋁元素的主要來源,鋁含量占地殼金屬元素的第二位。其形成多與地質沉積作用相關,常呈塊狀、豆狀或鲕狀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鋁土礦的全球分布或開采工藝,可參考、3、6等來源。
豻侯辯覆比屬偪真撦鼓奪旗澄心堂鹾政大腸杆菌淡飯稻粱法舸隔世狗洞弘業洄蕩楎椸魂車楛耘傷歲枷脰械手艱季蹇滞角頭巾旌節花紀載亢眉趷啅柳眉踢豎柳芽媒人梅驿穆滿尼厖古凝固點女兒酒龐統骥盤松飄眇暴曬譴舉炁海請對青澒欋槌繞口令日哺掃箒星燒雞升調身挺蛇祖食籮手抄逃絕提舉吞炭讬援王葛猥獕文德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