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逃絕的意思、逃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逃絕的解釋

(1).舊指全家人逃亡出走,滿一定年限不歸,視其戶絕。《宋史·職官志三》:“令佐任滿賞罰,繳奏諸州雨雪,檢按災傷逃絶人戶。”《宋史·食貨志上一》:“於是向之上戶析為貧下之戶,實田隱為逃絶之田者,粲然可考。”

(2).指逃跑絕迹。 明 王思任 《還罕山》詩:“空庭闃無僧,舊犬亦逃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逃絕”一詞包含兩種不同語境下的含義,需根據使用場景區分理解:

一、成語用法(日常表達)

  1. 基本含義:指刻意逃避或避免接觸特定事物、人物或處境。
  2. 發音:táo jué(拼音)
  3. 典故溯源:源自古代傳說,相傳名為逃絕的隱士性格孤僻,常躲避人群交往,後演變為形容逃避行為。
  4.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際交往或責任規避,如"他對社交場合總是采取逃絕态度"。

二、曆史術語(戶籍/文獻記載)

  1. 戶籍制度:宋代開始的法律術語,指全戶逃亡超過年限後,官方将戶籍視為絕戶注銷。如《宋史》記載災荒導緻"逃絕之田者"現象。
  2. 蹤迹消失:明代文獻中表示徹底消失,如王思任詩句"舊犬亦逃絕",形容人或動物完全絕迹的逃離。

注:現代漢語中成語用法較常見,曆史術語多出現于古籍研究領域。若需考證具體文獻用例,建議參考《宋史·職官志》《宋史·食貨志》及明代詩文集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逃絕》的意思

《逃絕》是一個動詞,意為逃離、逃避。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逃絕》的部首是辶(辵),其中辶是一個漢字的偏旁部首,表示與行走有關的意義。

《逃絕》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逃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代,人們使用這個詞來形容逃避或避免某種困境或不愉快的事情。

繁體

《逃絕》的繁體寫法為「逃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逃絕》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它們仍然是由「逃」和「絕」這兩個字組合而成。

例句

1. 他因為害怕被捉到而毫不猶豫地逃絕了。

2. 這個國家的暴力沖突導緻大批平民不得不逃絕生路。

組詞

逃跑、逃避、絕望、絕食、絕對

近義詞

逃離、逃脫、逃走、避開

反義詞

追趕、追求、面對、承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