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堂的意思、澄心堂的詳細解釋
澄心堂的解釋
南唐 烈祖 李昪 所居室名。 宋 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二:“ 澄心堂 , 南唐烈祖 節度 金陵 之燕居也。世以為 元宗 書殿,誤矣。” 宋 陸遊 《南唐書·後主紀》:“置 澄心堂 于内苑,引能文士及 徐元機 、 元榆 、 元樞 兄弟居其間,中旨由之而出。”
詞語分解
- 澄的解釋 澄 é 水靜而清:澄瑩。澄酒(淡酒)。澄汰。澄澈。澄湛。澄廓。澄清。澄碧。澄淨。澄靜。澄明。 澄 è 讓液體裡的雜質沉下去:澄清。澄沙。澄泥漿。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心堂的解釋 心胸。 南朝 梁簡文帝 《為人造丈八夾紵金薄像疏》:“自非表茲勝業,樹彼妙緣,何以去此心堂,移茲身窟。” 唐 盧仝 《冬行》詩之三:“夜半睡獨覺,爽氣盈心堂。”
網絡擴展解釋
“澄心堂”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含義及曆史背景:
一、南唐時期的澄心堂
-
起源與功能
澄心堂最初是南唐烈祖李昪(888-943年)在金陵(今南京)的居所,後成為其子李璟(元宗)及孫李煜(後主)的重要活動場所。李煜尤其偏愛此處,将其作為書房,并在此處理政務、吟詩填詞。
-
文化關聯:澄心堂紙
李煜曾命人研制出“澄心堂紙”,以堂名命名。這種紙質地細薄光潤,産自安徽歙州、池州,成為南唐至北宋時期的頂級書畫用紙,備受文人推崇。
二、清代園林中的同名建築
澄心堂亦見于清代皇家園林绮春園(今北京圓明園遺址的一部分):
- 位于绮春園南湖島,乾隆時期納入園林,原名“竹園”,嘉慶年間修繕後更名。
- 嘉、道、鹹三朝皇帝常在此用膳、休憩,屬園林中的功能性建築。
區别與聯繫
兩者雖同名,但分屬不同朝代與功能:南唐澄心堂以文化意義著稱,而清代澄心堂為皇家園林建築。需注意避免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澄心堂紙的工藝或清代園林布局,可查閱古籍《後山談叢》或圓明園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澄心堂(chéng xīn táng)是一個有着深刻意義的詞彙。它包含了澄、心和堂的三個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義和分解部首和筆畫。
澄(chéng)意為清澈、明亮,它的部首是水,總共有三個筆畫。這個字可以用來形容水很清澈,也可以比喻人的心境清明、純淨。
心(xīn)是指人的心髒,也是思想和情感的中心。它的部首也是心,它有四個筆畫。心可以指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意志和思想,是人的精神和靈魂所在。
堂(táng)原指室内的大廳,是古代建築中重要的空間。它的部首是土,總共有四個筆畫。堂可以表示建築物中的大廳,也可以表示家族或組織的總部。
澄心堂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可以是一個寺廟的名字,也可能是一個傳統書房的名稱。在古代,澄心堂可能是一些學者修身養性、研習經典的地方。
澄心堂也可以用繁體字來寫作澄心堂(澄心堂),它仍然保留了原來的意思和含義。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澄心堂的基本含義和形狀應該是一緻的。
這是一個關于澄心堂的例句:他在澄心堂裡默默修習,淨化了内心的煩惱。
關于澄心堂的其他組詞:澄心、堂堂正正、心地善良。
澄心堂的近義詞可以有:清心寡欲、心無旁骛。
關于澄心堂的反義詞可以有:渾噩無知、心猿意馬。
希望以上的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