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矿物。成分是氢氧化铝或含水的三氧化二铝,白色、灰色、黄色、褐色,外表与黏土相似,一般成块状,是提炼铝的重要原料,亦称铝矾土。
铝土矿(lǚ tǔ kuàng)是汉语中对一种重要沉积岩类矿产的规范命名,指富含铝的氢氧化物矿物、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成分的矿石。其核心特征与定义如下:
矿物组成
主要含铝矿物为三水铝石(Gibbsite)、一水软铝石(Boehmite)和一水硬铝石(Diaspore),常伴生赤铁矿、高岭石、石英等杂质矿物。
物理性质
外观呈土状、豆状或鲕状,颜色多为灰白、红褐色,硬度较低(莫氏硬度1-3),密度约为2.5 g/cm³。
化学成分
化学通式可表示为 (ce{Al2O3 cdot nH2O}),其中氧化铝((ce{Al2O3}))含量通常在40%-70%,是提取金属铝的核心原料。
铝土矿多由富含铝的岩石(如玄武岩、花岗岩)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经长期风化作用形成,属于风化残积型矿床。典型成矿过程包括: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冶金工业
全球90%的铝土矿用于生产氧化铝((ce{Al2O3})),进而电解制取金属铝。生产1吨铝约需4-6吨铝土矿。
来源:《有色金属冶金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辅助用途
中国铝土矿储量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四省(占全国总量90%),其中:
全球主要产区包括澳大利亚(占储量28%)、几内亚(25%)、巴西(12%)。
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矿产年鉴
铝土矿属不可再生资源,其开采需符合《矿产资源法》及环保标准。现代选矿技术通过拜耳法、烧结法等工艺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注:以上内容综合地质学、矿物学及工业标准定义,符合汉语词典释义规范。
铝土矿是工业上用于提取铝的主要矿石,其定义、成分及特性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铝土矿是以含铝矿物为主的矿石统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或含水的三氧化二铝(如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次要成分包括铁氧化物(如赤铁矿、针铁矿)、硅酸盐(如高岭石)及少量钛矿物(锐钛矿、钛铁矿)。
铝土矿是地壳中铝元素的主要来源,铝含量占地壳金属元素的第二位。其形成多与地质沉积作用相关,常呈块状、豆状或鲕状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铝土矿的全球分布或开采工艺,可参考、3、6等来源。
阪泉氏暴示兵火步履维艰骖左涔蹄差价昌鼠饬垒穿心出萃电阻器雕剧钓奇陡削娥姜水梵部风禾尽起福德肤果干闼婆古艺混帐行子建德国讲锐鉴局浄国禁署金鋜鸡犬无惊积霙亢毅雷州半岛力殚财竭灵州沦蔼落泪满分没了当民史慕赖纳闷儿恁人拟题浅僞樵苏不爨齐辑情悃琼书三十六玉皇扫瞄山照石户农市中心死终肃拜所闻宛转悠扬瓮算忤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