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旅師的意思、旅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旅師的解釋

官名。掌征集、頒發谷類作物。《周禮·地官·旅師》:“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而用之。以質劑緻民平,頒其興積,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凡用粟:春頒而秋歛之。” 宋 陳亮 《四弊》:“《周官》以司稼出歛法,旅師頒興積,廪人數邦用,合方通財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旅師"的漢語詞典釋義

“旅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曆史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1. 作為軍事編制單位:

    • 在先秦時期的軍制中,“旅”是軍隊的一級編制單位,通常介于“師”和“卒”或“兩”之間。具體人數因時代和記載略有差異。
    • 例如,在《周禮·夏官·司馬》的體系中,軍制層級為:軍 (12,500人) → 師 (2,500人) → 旅 (500人) → 卒 (100人) → 兩 (25人) → 伍 (5人)。因此,“旅師”可以指代“旅”這一級的軍隊單位,即約五百人的隊伍。《周禮·地官·小司徒》亦有相關記載。
    • 有時也泛指軍隊或軍旅之事。
  2. 作為古代官職名稱:

    • 在《周禮》記載的西周官制中,“旅師”是一個具體的職官名稱,隸屬于地官司徒系統。
    • 其職責主要與農業稅收和糧食管理相關:
      • 掌管征收、儲存郊野(“遂”)的賦稅(主要是糧食)。
      • 負責管理官府借貸給民衆的糧食(如種子糧),規定借貸數量和償還時間。
      • 在糧食短缺時平價出售儲備糧以平抑物價(平糴)。
      • 在豐收時收購餘糧以備荒年(平糶)。
    • 其核心職能是運用國家儲備調節糧食市場,保障民生和農業生産穩定。《周禮·地官·旅師》對其職責有明确記載:“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間粟而用之。以質劑緻民,平頒其興積,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

“旅師”一詞在古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旅師”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根據曆史文獻和權威詞典的記載,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旅師”是古代官職名稱,主要職責為掌管谷物征集、儲存與分發。這一職能在《周禮·地官·旅師》中有明确記載:“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而用之。”

二、詳細解釋

  1. 職責範疇
    旅師需負責征收田稅(耡粟)、房屋稅(屋粟)及閑置土地的賦稅(閒粟),并通過“春頒秋歛”的方式調節糧食分配,即春季發放種子或糧食,秋季收回稅收。
    宋代陳亮在《四弊》中進一步提到,旅師與“司稼”“廪人”等官職共同協作,實現財利均平。

  2. 曆史背景
    該官職屬于周代地官系統,體現了古代農業社會的賦稅管理制度。其職能不僅涉及經濟調控,還包含惠民政策,如“施其惠,散其利”。

三、其他可能的引申義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到“旅師”可引申為“旅行的導師”,但這一用法未見于傳統文獻或權威詞典,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延伸解讀。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引申用法,可參考《周禮》相關章節或網絡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布餲饐白帝倉版簿抱枝拾葉包準兒八音會撥雲見日蟬鳴稻廛舍沉湎弛夜詞話叢編粗剌剌膽武雕瘁定端地着鈍金奪誤督眎鵝帖房墨豐度翩翩奉獻告戒過辱環刀會獵交卷節歲基腳機阱羁靡記事冊忾息科藤攔詞棱嶒樂宴聯席會零雜禮生劉毅答诏龍飛鳳翥偶成權秉驅領馓子沈哀氏族志衰落黍穣頭痛灸頭,腳痛灸腳托風外聲烏金吓呼獻替可否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