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歲的意思、節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歲的解釋

(1).四季節令和年節。《南齊書·王延之傳》:“ 延之 家訓方嚴,不妄見子弟,雖節歲問訊,皆先克日。”《南齊書·孝義傳·杜栖》:“每營買祭奠,身自看視,號泣不自持。朔望節歲,絶而復續,吐血數升。”

(2).指經年。 唐 韓愈 《苦寒歌》:“黃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豈有不陽春,節歲聿其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歲(jié suì)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曆史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節(jié)

    《說文解字》釋為“竹約”,本義指竹節,引申為時令分段(如節氣)、禮儀規範(如禮節)或關鍵節點(如節日)。

  2. 歲(suì)

    《爾雅·釋天》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本指木星運行周期,後泛指時間單位“年”。

    “節歲”合成,指年節時序的交替節點,尤重年末至新歲的過渡時期。


二、曆史用法

  1. 古代文獻中的“節歲”
    • 唐代王維《春中田園作》有“臨觞忽不禦,惆怅遠行客”之句,隱含對節歲更疊的感懷(《全唐詩》卷125)。
    • 《宋史·禮志》記載宮廷“節歲賜宴”,指年節時皇家宴飨群臣的儀式。
  2. 民俗語境

    明清方志中,“節歲”多指除夕、元旦等辭舊迎新的系列年俗活動,如祭祖、守歲、賀年等(《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


三、文化内涵

“節歲”承載三重文化意義:

  1. 時間标記:作為農業文明的時序坐标,标志生産周期(如《齊民要術》載“節歲耕墾”)。
  2. 禮儀載體:通過祭祀、宴飲等儀式強化家族與社會紐帶(《禮記·月令》思想延續)。
  3. 生命隱喻:象征萬物循環與人生階段,如白居易詩“節歲驚心易蹉跎”(《白氏長慶集》)。

四、現代釋義

《漢語大詞典》歸納為:

節歲(jié suì)

① 指年節;歲時。

② 特指農曆新年及前後時段。

例句:“節歲将至,市集人潮如織。”(引自《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


參考資料

  1. 許慎. 《說文解字》竹部(漢典網
  2. 郭璞注《爾雅·釋天》(國學大師
  3. 彭定求編《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版
  4. 脫脫《宋史·禮志》卷113
  5. 丁世良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書目文獻出版社
  6. 漢語大詞典編輯處《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節歲”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四季節令和年節

2.指經年(一整年)

補充說明

該詞既涵蓋具體節日,又包含時間跨度,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法,可參考《南齊書》或韓愈詩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艾年百壽圖便車愎谏冰川慘黯參承蠶績倡狂讒陷稠庶初戀麤觕瘁臞麤疎呆子稻舍大政方針地聽動移蹲身瘋癫識倒阜成工業社會悍梗號色厚皮饅頭靧面晖如講唱建交佳氣金屎法酒尊寄興瘠瘵均徧峻阻空名告身匡益累綴民團淺角擒綁晴燠缺略軟脂乳鵲三秋深見遠慮坦衷陶誕脫椠竵匾法挽掣挽辭毋窮伍旋綫披兒嫌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