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枝拾葉的意思、抱枝拾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枝拾葉的解釋

猶言舍本逐末。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奚事抱枝拾葉,徒金鐵國會立憲之雲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枝拾葉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古代漢語,意指抓住樹枝撿拾葉子,比喻做事隻關注次要的、表面的方面,而忽略了主要的、本質的部分。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舍本逐末或本末倒置的行為,強調在解決問題或處理事務時,應當抓住核心而非糾纏于細節。例如,在讨論企業改革時,如果隻關注員工的着裝規範而忽略戰略轉型,就可以說是在抱枝拾葉,這會導緻資源浪費和目标偏離。

在詞典解釋中,抱枝拾葉強調一種認知偏差,提醒人們避免因小失大。其用法多見于書面語和正式場合,常與類似成語如“買椟還珠”或“削足適履”并列,以突出對輕重緩急的誤判。現代漢語中,這個成語被廣泛應用于教育、管理和哲學領域,以警示人們注重本質。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抱枝拾葉”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ào zhī shí yè,其核心含義是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詳細解釋:

  1. 字面拆分
    由“抱”“枝”“拾”“葉”四字組成:

    • 抱:緊握、執着;
    • 枝:樹枝,象征瑣碎小事;
    • 拾:撿取;
    • 葉:樹葉,象征表面或次要事物。
      整體形象化地描述“執着于細枝末節而忽略核心問題”。
  2. 引申含義
    強調過度關注次要或表面事物,導緻忽視本質或關鍵目标。例如,工作中過度糾結格式而忽略内容質量,即為此類行為。

  3. 出處與用法
    出自魯迅《墳·文化偏至論》:“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奚事抱枝拾葉,徒金鐵國會立憲之雲乎?”
    多用于批評本末倒置的行為,適用于學術、管理、日常生活等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語境,可參考魯迅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矜勿喜安翔傍觀者審,當局者迷邊畫鬓棗賓詹博簡菜羊禅法谄容車軸漢出面雛鷹展翅達坂地仙東平斷訟飛鴻踏雪佛廬鈎欄孤迥滈池合契絞具寖寖抗兵考級快馬狂燒萊夷麗爾淩靳漏盡落斧民甲民窮財匮赧色内峻外和屏藏起抃秦秦窮侈杞宋無征糗粻襦緼生拽活拖飾垢掩疵適意守犬私貨碎紅髿髿瓦铛外物玩谑夏令憲意閑園系帛書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