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彫萃 ”。亦作“ 彫悴 ”。傷損病困;凋摧憔悴。《荀子·子道》:“故勞苦彫萃而能無失其敬,災禍患難而能無失其義。” 楊倞 注:“彫,傷也;萃,與顇同。”《三國志·蜀志·谯周傳》:“于時軍旅數出,百姓彫瘁, 周 與尚書令 陳祗 論其利害,退而書之,謂之《仇國論》。” 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欝藹而條秀。” 宋 陸遊 《答劉主簿書》:“數十年之功,耗心疲力,彫悴齒髮而為之。”悴,一本作“ 顇 ”。 明 歸有光 《顧公權厝志》:“ 海北 頃罹饑荒,彫瘁尤甚,勞役不止,将有他虞。”
“雕瘁”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通常可作“凋瘁”,指事物衰敗或人體力、精神耗損的狀态。根據權威辭書解釋,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分析:
一、自然物象的衰敗 指草木枯萎、零落,引申為自然景象的蕭條。如《晉書·孝友傳》載“草木雕瘁,仲秋之時”,描述植物受寒後凋零的景象(來源:漢典“凋”字釋義,https://www.zdic.net/hans/%E5%87%8B)。
二、人體狀态的憔悴 形容人因疾病、勞累或憂思導緻的面容枯槁、體力衰弱。如《楚辭·九歎》中“形貌雕瘁而獨留”,刻畫了身心疲憊的形态(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瘁”字條目,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31363)。
三、社會環境的衰微 比喻國家、家族或文化的衰落。如《宋書·五行志》用“禮樂雕瘁”指社會禮制崩壞(來源:漢典“凋瘁”例句,https://www.zdic.net/hans/%E5%87%8B%E7%98%81)。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
“雕瘁”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iāo cuì,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證或古籍原文,可參考《荀子》《三國志》等文獻,或查詢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愛焰擺平遍疊邊司彪章不良傳席糍粑雌雄聰令丹心道盡塗殚得來調擺蹲點反常芳黃房術方嶽附訛腹有鱗甲高程光昭孤俊好姱好事成雙黑不溜秋紅剝銀宏才烘騰槐眼黃子虎闱簡報僭恣驚躍濟師酒胾牢成麟鹿蠻為鳴镝磨砻砥砺男弟内症偏罰魫冠神清骨秀適婦詩歌死棋肚裡有仙着訴毀瑣言讨店庭臯頽沓秃厮瓦衣唯心史觀嚣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