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藤的意思、科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藤的解釋

藤之一種。可以作杖、編席、制繩索。《太平禦覽》卷九九五引 漢 楊孚 《異物志》:“科藤圍數寸,重於竹,可以為杖,篾以縛船及以為席,勝於竹也。”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志怪》:“ 合浦 有 康頭山 ,山上有一頭鹿,額上戴科藤一枝,四條直上,各長丈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信息,“科藤”一詞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科藤”是漢語詞彙,拼音為kē téng(注音符號 ㄎㄜ ㄊㄥˊ),指一種具有實用價值的藤類植物。其莖部柔韌且堅固,可加工成手杖、席子、繩索等生活工具。

二、曆史文獻記載 《太平禦覽》引漢代楊孚《異物志》描述:“科藤圍數寸,重於竹,可以為杖,篾以縛船及以為席,勝於竹也。”說明早在漢代,科藤的強度已優于竹材,被廣泛用于制作船具和編織品。

三、延伸含義 在廣義上,“科藤”也泛指匍匐莖或攀緣莖類植物,如葡萄藤、瓜藤等。這類植物因莖部延展性強,常見于自然生态中。

四、植物特性

  1. 形态:莖部細長、柔軟且具韌性;
  2. 用途:傳統工藝中常用于編織或制作工具;
  3. 文化意義: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志怪》中提及科藤與神話傳說的關聯,反映其曆史人文價值。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文獻中的具體描述,可參考《太平禦覽》或地方植物志等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藤

科藤,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竹子的一種品種,也被用來形容竹子長得茂盛。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科字由木和果兩個部首組成,拆分後其筆畫順序為木(4畫)+果(8畫)= 12畫;藤字也由草和董兩個部首組成,拆分後其筆畫順序為艹(3畫)+董(12畫)= 15畫。

來源和繁體

科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爾雅》一書,其中記載了關于竹子的多個品種,其中包括科藤。在繁體字中,科藤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漢字的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康熙字典》中記錄的一些古代寫法中,科藤被寫作“稞藤”或“稞籘”。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竹林中,科藤茂盛,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

2. 我在山裡看到了一片茂盛的科藤,仿佛置身于竹海之中。

組詞

科技、藤蔓、科學、藤條

近義詞

竹蔓、竹藤、蔓藤

反義詞

竹子、樹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