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 捋虎鬚 ”。
(2).撫摩自己的胡須。常謂顯示豪邁之氣。 元 馬祖常 《贈陳衆仲秀才缬雲辭》:“南陌紫塵十丈高,捋鬚買酒意氣豪。”
“捋須”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四類解釋:
梳理胡須
指用手輕撫或整理胡須的動作,常用于表現人物的從容或豪邁氣質。例如,元朝馬祖常詩句“捋須買酒意氣豪”即通過此動作展現豪情。
顯示豪邁之氣
在文學或曆史場景中,捋須常被賦予象征意義,如“輕搖羽扇,捋須靜坐”體現人物的沉穩與氣度。
在山東方言中,“捋須”引申為獻殷勤、讨好他人,帶有戲谑色彩。類似表達還有“捋須大刷子”等。
秦腔表演中,“捋須”分為兩種形式:
“捋虎須”是獨立成語(讀作luō hǔ xū),比喻冒險觸犯權勢者,與“捋須”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兩者讀音及含義。
總結建議:若需引用具體文學作品或方言案例,可參考《贈陳衆仲秀才缬雲辭》或山東民俗研究資料。
捋須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扌(手部)和須(胡須),共10個筆畫。
捋須的意思是用手整理或梳理臉上的胡須。
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演化而來,繁體寫法為撾鬚。
古代寫法可以分為殷墟文字和金文時期的形狀。在殷墟文字中,捋須的寫法是戈攴鬚,表示用兵器整理胡須;在金文時期,寫法變為正方形的戈須。
以下是捋須的例句:
1. 他每天早晨洗完臉後,習慣性地捋須一遍。
2. 他不願意剃胡子,隻是捋須修整一下。
3. 外出前他總是認真地捋須打理形象。
與捋須相關的詞語有:拔須、滋須、修須等。
捋須的近義詞是整理胡須,反義詞是不修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