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摩激的意思、摩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摩激的解釋

(1).磨擦振蕩。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就各山之瀑布飛泉安措輪軸,使摩激而生電氣,因而傳引至需用之處,是可以節物力矣。”《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普及革命》:“合若幹質,由日球脫殼,互相摩激,化合而成地球,曰力與氣。”

(2).猶激發。 梁啟超 《論湖南應辦之事》:“乃從而摩激其熱力,鼓厲其忠憤,使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己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摩激"是一個較為古雅且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其構成字“摩”與“激”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及語言學資料,其解釋如下:


一、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 本義:摩擦、接觸。《說文解字》釋為“研也”,指物體相擦或切磋。
    • 引申義:
      • 切磋琢磨(如《詩經·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迫近、接近(如“摩天”);
      • 激發、感化(如《禮記·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 本義:水勢受阻後騰湧飛濺。《說文解字》釋為“水礙袤疾波也”。
    • 引申義:
      • 急速沖擊(如“激流”);
      • 感情或行動受刺激而奮發(如“激動”“激昂”);
      • 使尖銳化(如“激化矛盾”)。
  1. 摩激的合成義

    二字組合後,“摩激”指通過摩擦、碰撞或精神感召,使事物(物理或情緒)産生激烈反應或變化。具體可細分為:

    • 物理層面:物體因摩擦而激發能量(如機械振動中的摩擦激振);
    • 精神層面:因外界刺激而情緒激昂、思想奮發(如受榜樣感召而振奮)。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

    未直接收錄“摩激”詞條,但依據構詞法解析為:

    “摩”取“切磋、激發”義,“激”取“使奮發”義,合指因接觸或感化而引發強烈反應。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未收錄該詞,但“摩”與“激”的獨立釋義支持上述合成理解。


三、古典文獻用例佐證

雖無直接使用“摩激”的著名例句,但可從近義表達推證其語境: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現多見于學術或文學語境:

  1. 物理學:描述摩擦導緻的振動或能量釋放(如“摩激效應”);
  2. 心理學/教育學:指外界刺激對情緒或行為的激發作用(如“精神摩激”);
  3. 文學修辭:比喻情感、思想的激烈碰撞(如“思潮摩激”)。

參考文獻來源

  1.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4. 王力. 《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1999.
  5. 朱熹. 《朱子語類》. 中華書局, 1986.

網絡擴展解釋

“摩激”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磨擦振蕩
    指物體之間通過摩擦産生振蕩或能量轉換。例如清代譚嗣同在《報貝元徵書》中提到利用瀑布水流與輪軸的摩擦激發電力。這一含義也用于描述自然現象,如地球形成過程中物質摩擦化合的假說。

  2. 激發、激勵
    引申為通過外部刺激激發人的情感或行動。梁啟超曾用此詞描述如何激勵民衆的愛國熱情:“摩激其熱力,鼓厲其忠憤”。


二、現代引申義

  1. 創新與沖突的催化
    在當代語境中,“摩激”被部分詞典解釋為成語,強調通過摩擦或思想碰撞激發靈感與創造力。例如團隊讨論中不同觀點的交鋒可能成為創意的來源。

三、使用場景與辨析

需注意,傳統文獻中“摩激”以物理含義為主,現代引申義可能受日語“摩擦激勵”等外來概念影響,使用時應結合上下文區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清代文獻《報貝元徵書》或近代梁啟超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阿谄邊瑣材技燦若繁星谄施催人淚下打本單務大西米德庇怼險睹著知微鳳采俯觀富商負書附葬革凡成聖沽名賣直紅新月會蝗孽還珠箋天介焉竭忠盡智極服荊芥課程蠟白連阡累陌瞭如禮奉陵海柳葉眉茅旌亹亹不倦靡勞齧厀龐雜炮子兒彭籛旗杖日省月修灑光牲牢椉雲舐鼎鎖闼宿夕台尚台資探環廷争僮錦頹坼吐绶鳥圖像處理猥酒無萬數邪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