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巨著。 清 蒲松齡 《唐太史命作生志》:“公以飛雲五朵,寄韜鈐於鴻書;長劄千言,説兵機於虎帳。”
(2).對别人書信的敬稱。 清 袁枚 《奉和李雨村觀察見寄原韻》:“訪君恨乏葛陂龍,接得鴻書笑啟封。”
“鴻書”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拼音:hóng shū
注音:ㄏㄨㄥˊ ㄕㄨ
核心含義包含兩點:
二、詳細分述
巨著
書信的敬稱
三、補充說明
《鴻書》亦為明代劉仲達編纂的類書名,分24類收錄典故詞章,現存最早的版本為1611年刻本。但此屬專有書名,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例句參考
《聖經·那鴻書》中“論尼尼微的默示”即屬宗教典籍的巨著範疇。
《鴻書》一詞指的是長長的書信或信函,常用來形容内容豐富、篇幅較長的信件。
《鴻書》一詞的拆分部首為“鳥”和“言”,其中“鳥”為上部部首,表示與鳥有關,而“言”為下部部首,表示與語言有關。《鴻書》一詞的總共有20畫。
《鴻書》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文選·杜審言》中有一篇題為《鴻書》的文章,形容了一封長信的寫法和内容豐富。此後,這個詞逐漸在文學作品中流傳開來,用于形容長篇書信。
《鴻書》的繁體字為「鴻書」。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鴻書」的兩個字是按照字形相似以及含義相關進行組合而成的。古時候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總體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他寄了一封《鴻書》給我,信中詳細叙述了他旅行的經曆和見聞。
- 書信
- 書函
- 長信
- 信件
- 長信
- 長函
- 書劄
- 短信
- 便函
- 簡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