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量詞。用于人。一個人叫一家頭。《海上花列傳》第三回:“ 洪善卿 沉吟道:‘阿就是四家頭?’ 樸齋 道:‘四家頭忒少。’”長篇叙事詩吳歌《五姑娘》:“兩家頭雙雙拜謝阿姐大恩情。”
家頭是漢語方言詞彙,主要通行于吳語區(如上海、蘇州、杭州等地),其核心含義為“家庭;家中”,強調家庭内部或與家庭相關的事務、成員或財産。以下是詳細解析:
本義指代“家庭”本身
表示家庭這個社會單位整體,常見于“家頭事體”(家庭事務)、“家頭成員”(家庭成員)等表達中。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2卷,第1783頁。
引申為“家中的財産或物件”
如“家頭家生”指家具或家庭用品,“家頭銅钿”指家庭積蓄。
來源:《吳方言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年)第112頁。
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在部分吳語語境中,“家頭”可指代“妻子”或“女主人”,帶有口語化色彩(如“伊拉家頭”即“他家的妻子”)。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綜合卷,第489頁。
地區 | 使用頻率 | 典型搭配 |
---|---|---|
上海話 | 高頻 | 家頭事體、家頭裡向(家裡) |
蘇州話 | 中頻 | 家頭銅钿、家頭生活 |
杭州話 | 低頻 | 家頭人(家人) |
家頭屋舍
吳語複合詞,強調“家庭住宅”,如“裝修家頭屋舍”。
來源:《上海方言詞典》(錢乃榮編,1997年)第89頁。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了漢語方言學界權威工具書,涵蓋詞義、語法及地域差異。需注意該詞屬方言詞彙,現代普通話已極少使用,但在吳語口語中仍有留存。
“家頭”是一個多義方言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和地域差異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指家庭中的權威人物或主要負責人,通常由父親或家長擔任,負責決策和管理家庭事務。此用法源自成語,最早見于《晉書·陳寔傳》。例如:“家頭是家族的核心,承擔着維系家庭關系的責任。”
在吳語等方言中,“家頭”作為量詞使用,表示“人”的數量單位,相當于“個”或“口”。例如:
哀烏郎吧吧八荒頒布不染一塵陳寶持護打胡哨啖蔗道教地膚子隊形俄忽方裡幡纚分耗富韓膚庸丐乞根盤蔕結共性圭筚規害鼓劍會吊昏湎火光獸矜束金縣赍送就館決徹磕頭撞腦蒯席姱節昆明劫灰泐滅撩水名卿巨公涅而不缁蒲墩兒晴岚起召全仗人琴撒殢滞商宦舍經從權爽異輸赕死勁肅懋天造草昧統子頭盤丸泥聞風喪膽邪計夕郎釁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