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録音机的意思、録音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録音机的解释

(1).把声音记录下来以便重放的机器。应用最广的是磁带录音机。 陈原 《社会语言学》2.5:“在留声机和录音机发明以前,能使人的讲话传到远方去和不受时间限制传到若干年后,就靠着文字。” 刘心武 《钟鼓楼》第三章十一:“这就难怪她同 薛纪跃 去买录音机时,宁愿牌子软一点,也非要四喇叭的不可了。”

(2).比喻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人。 巴金 《探索集·灌输和宣传》:“要是大家都成了录音机,我们就用不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脑子也成了多馀的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录音机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特定电子设备的复合名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义分解

  1. “录”

    本义为记载、抄写(《说文解字》:录,刻木录录也),引申为“记录、储存”。在科技语境中特指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信息的过程。

  2. “音”

    指声音、声响(《尔雅·释乐》:音,声也),此处具体指可被采集的音频信号。

  3. “机”

    原指机械装置(《说文解字》:机,主发谓之机),现代汉语中扩展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设备”。

二、完整定义

录音机指通过电磁、光电或数字技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物理介质(如磁带、光盘)或数字文件进行存储,并支持回放功能的电子设备。其核心功能包含:

三、技术演进

  1. 磁带录音机(20世纪主流)

    利用磁化原理在磁带上保存音频,需配套录音带介质,常见于教育、家庭娱乐场景。

  2. 数字录音设备(当代形态)

    包括固态存储录音笔、手机录音软件等,通过数字编码(如MP3、WAV格式)存储音频,具有高便携性与可编辑性。

四、社会文化意义

录音技术使声音的时空传递成为可能,推动了音乐传播、司法取证、语言学习等领域的变革。早期盒式磁带录音机(如80年代“燕舞牌”)更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家庭文化生活的标志性符号。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定义框架)
  2. 王力. 《古代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2000. (单字溯源)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工程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技术原理)
  4. 国家博物馆. 《改革开放四十年物质文化史》. 文物出版社,2018. (社会文化意义)

注:因词典类释义需严格依据权威工具书,此处未提供网页链接。建议读者查阅纸质版《现代汉语词典》或《辞海》获取标准释义,相关技术演进内容参考国家级出版社专业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録音机”是“录音机”的繁体写法,指一种记录和回放声音的设备。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录音机是一种通过电声转换技术记录声音的机械装置,主要由传声器(麦克风)、放大器和记录器三部分组成。其原理是将声波振动转换为电磁信号,存储于磁带等介质中,并可逆向转换回声音播放。

  2. 结构与功能

    • 传声器: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 放大器:增强电信号强度;
    • 记录器:将信号存储于磁带(传统录音机)或数字存储介质(现代设备)。
      工作流程为:声音→电信号→存储→回放时逆向转换。
  3. 延伸比喻义
    在特定语境中,“录音机”可比喻缺乏独立思考、重复他人言论的人,例如:“他像个录音机,只会复述别人的观点。”

注:现代录音设备已发展出数字化形态(如手机录音功能),但传统磁带式录音机在20世纪广泛应用,现多作为怀旧文化符号存在。

别人正在浏览...

鹌鹑馉饳儿媕呓霸主背货炳贲鬓鵶捕索场院蟾枝炒聒铛脚刺史措足大明凋落东林书院多鱼之漏儿大不由爷飞光愤愤高压线勾神痕沫黄鹂留瘠漓警虑景向吉占眷眷蹶机联缀犂鉏林烝丽偶逻络马刍迈达明镜止水耐旱耐事清脱清乡团泉薮认死扣儿荣怀三闾小玉身败名隳沈渊设文十步九回头悚汗天时题奏投入推尽晩春伪命未入圩垸文邪小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