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和的意思、寡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和的解釋

能唱和的人很少。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三:“是以南 荊 有寡和之歌,東野有不釋之辯。” 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詩:“曲高彌寡和,主善代為師。” 唐 元稹 《酬樂天雪中見寄》詩:“滿空飛舞應為瑞,寡和高歌隻自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寡和"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應和者稀少,常用來形容高雅藝術作品或深刻思想難以獲得普遍共鳴的境況。該詞由"寡"與"和"兩個語素構成:"寡"取"稀少"義,"和"指應和、附和,二字組合形成"應和者少"的特定語義場。

從典故溯源,《昭明文選·宋玉〈對楚王問〉》記載了"陽春白雪"的典故:"客有歌于郢中者……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這個經典案例确立了"寡和"與藝術創作雅俗分野的關聯性。唐代張說《酬崔光祿冬日述懷》"曲高彌寡和,主善代為師"的用典,進一步強化了該詞在文藝批評領域的專業屬性。

在現代漢語語境中,"寡和"主要應用在三個維度:

  1. 文藝批評領域:指代超前藝術形式引發的接受困境,如當代實驗戲劇常面臨"寡和"現象
  2. 學術研究領域:形容突破性理論遭遇理解障礙,如愛因斯坦相對論初現時的學術境遇
  3. 社交心理學範疇:描述個體獨特思維模式産生的社交疏離狀态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該詞标注為書面語詞彙,釋義為"能唱人很少",并着重強調其"比喻言行、作品等高深,不能為多數人理解或欣賞"的比喻義項。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釋義中特别注明該詞的典故淵源,建議使用者注意其蘊含的"知音難覓"文化心理。

網絡擴展解釋

“寡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1. 詞源:源自戰國時期宋玉的《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原指樂曲的格調越高雅,能應人就越少。
  2. 字面義:“寡”意為稀少,“和”指應和、唱和,合起來表示“能與之應人很少”。

二、用法與引申意義

  1. 文學語境:多用于形容高深的藝術作品或思想難被大衆理解。例如唐代張說詩句“曲高彌寡和”,即指曲調越高,應和者越少。
  2. 人際交往:引申為因言行高潔或獨特,難覓知音。如“寡合則非涉世之道”(出自《查字典》例句),強調過分追求高雅可能影響處世。
  3. 道德自律:在部分語境中,也用于勸誡自我約束。例如“禮義廉恥,可以律己……繩人則寡和”,即用标準要求他人會導緻孤立。

三、常見搭配與示例

四、注意區分

需避免與“寡合”混淆。“寡合”側重性格孤僻難相處,而“寡和”更強調因高深或獨特導緻的應和者少。

别人正在浏覽...

晻濭标心不得其門而入倡謀齒錄賜生篡盜淡不淡等惠電頃電刑颠子東窗婦堕斷多佛爾海峽奪錦堵搡昲悅鳳凰衣風雨同舟佛道附京幹犯艮背關刀規則杭西橫驅黃鞓黃葅見彈求鸮近日究尋纜掣櫑具劍踉踉跄跄羅紋硯賣懵董美秀面形木解蟠礴盤屈黥夫蜻蜓撼鐵柱清彜缺額入直三真六草沙步山館省愆居飾觀石塊庶官袒哭吳封賢人君子遐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