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洛陽苑 ”。
“洛苑”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文學兩個維度解析,具體如下:
指代實體園林
洛苑是隋唐時期洛陽的皇家内苑,因位于宮城西側,又稱西苑或芳華苑。其規模宏大,周圍約126裡,北靠邙山,南至非山,西臨孝水,内部包含翠微宮、積翠池等建築景觀。
别稱與功能
該苑亦被稱為禁苑,是帝王遊獵、宴飲的場所,兼具軍事防禦功能。
詩詞中的意象
唐代詩人如韋述、儲光羲曾以“洛苑”入詩,借指洛陽的繁華景緻(如“花明洛陽苑,水綠小平津”)。
廣義比喻
部分現代解釋将其引申為“景色優美、宜居之地”,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直接支持,可能源于對古典詞彙的泛化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地理志》或唐代園林相關史料。
洛苑是由“洛”和“苑”兩個字組成,表示位于洛水之畔的園林、花園之意。
洛(左右結構):部首為水,總筆畫數12
苑(上下結構):部首為艸,總筆畫數10
洛苑一詞最早出現于《詩經·大雅·文王》中,是描述漢族傳統文化中一座園林的名稱。由于洛水是指洛河,洛河又稱洛水,因此洛苑便稱得以洛水之畔。後來,洛苑逐漸成為文人墨客中的意境之一。
洛苑的繁體字為「洛園」。
古漢字中的洛和苑寫法有所變化,如洛的古字形為「穀」,苑的古字形為「苑」。
1. 來到洛苑,仿佛進入了仙境。
2. 心平氣和地散步在洛苑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1. 洛河:指洛水。
2. 苑囿:指園林。
3. 洛陽:指位于洛河畔的城市。
1. 風景園林
2. 庭園
3. 花園
城市、烏煙瘴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