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陋室。 晉 束晳 《讀書賦》:“抗志雲表,戢形陋廬。”參見“ 陋室 ”。
“陋廬”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束晳的《讀書賦》:“抗志雲表,戢形陋廬。”,意為在簡陋的屋舍中收斂形迹、保持高遠志向。這一用法與劉禹錫《陋室銘》中“陋室”的意境相似,均通過居所環境襯托精神追求。
部分文獻提到,“陋廬”在文學中可比喻樸實無華的品德或才華(注:此釋義來自低權威性網頁,需謹慎參考)。
明代王問《寄贈華鴻山學士》有:“陋廬依岩竹,自比顔阖家。”,以“陋廬”表達隱居簡樸的生活狀态。
若需進一步考證引申義,建議查閱更多權威古籍或學術資料。
《陋廬》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是指簡陋的住所或房子。
《陋廬》的拆分部首是阝,拆分筆畫為10畫。
《陋廬》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在古代文學作品《詩經·邶風·陋室之辭》中被首次使用,形象描寫了一位貧窮的詩人居住的簡陋房子。後來,這個詞被廣泛使用于描述簡樸、粗糙的居所。
《陋廬》的繁體字寫作「陋廬」。
在古代,陋廬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陋廬」。
1. 他雖然住在陋廬,但心境卻異常甯靜。
2. 盡管這是個陋廬,但它是我夢想的起點。
3. 那位作家的陋廬散發着濃厚的文學氛圍。
陋室、陋巷、殘陋
簡陋、褛屋、簡樸
豪華、華麗、宏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