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隅的意思、封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隅的解釋

見“ 封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封隅”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封隅”是“封嵎”的異寫形式,特指封山和嵎山兩座山的合稱。這兩座山位于今浙江德清縣莫幹山附近,相距僅二裡,相傳為古汪芒氏首領防風氏所鎮守()。

二、語源考證

  1.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國語·魯語下》:“客曰:‘防風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韋昭注:“封,封山;嵎,嵎山。今在吳郡永安縣也。”

  2. 字形演變
    “隅”與“嵎”在古漢語中因音近義通,常可互換使用,故形成“封隅”這一寫法。

三、文化延伸

  1. 地理意義
    作為古代地名,封隅是防風氏部落的活動中心,反映了早期氏族與自然地理的依存關系。
  2. 文學引用
    唐代柳宗元《天對》中“封嵎守之,其橫九裡”,以及杜光庭《鄭顼别駕本命醮詞》中提及的“封隅”,均延續了這一地理概念()。

四、常見誤讀

需注意“封隅”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封閉角落”或“邊疆”之義,而是特定曆史地理名稱。單獨拆分“封”與“隅”時:

建議結合《國語》《漢語大詞典》等典籍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封隅 段落一:詞義和拆分

《封隅》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把某個地方或物體封閉起來,使其無法進入或離開。可以将該詞拆分為兩個部分:封(fēng)和隅(yū)。

段落二:部首和筆畫

“封”是由“寸”字旁構成的部首,表示與“寸”有關的義項;它的筆畫數為 nine.

“隅”是由“阜”字旁構成的部首,表示與山相關的義項;它的筆畫數為四。

段落三:來源和繁體

《封隅》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在繁體字中,字形稍有不同,封寫作“封”,隅寫作“隅”。

段落四: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封隅的字形可能有所差異。然而,通過字形的演變和規範化,現代漢字中的封隅寫法已相對統一。

段落五:例句

1. 為了保護文物,我們将它們放在封隅之中。

2. 這個城市被封隅,無人能夠進入或離開。

3. 想想辦法,不要讓自己被困在這個封隅之地。

段落六: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封閉、封存、封鎖。

近義詞:封鎖、封閉、禁锢。

反義詞:開放、解封、解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