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羅床 ”。1.錦緞鋪設的床。 唐 李賀 《莫愁曲》:“羅牀倚瑤瑟,殘月傾簾鈎。”
2.篩面用的一種器具。 陳靜波 《回民之母》:“ 佟萬城 聽到磨棚裡驢叫和蹬羅床的聲音,便皺起了眉頭。”
根據搜索結果的解釋,“羅牀”中的“牀”是“床”的異體字,二者同義。結合的信息,“羅床”指一種用于篩面的器具,屬于細密篩具的組成部分。以下是具體解析:
基本定義
“羅床”是古代篩面工具中的關鍵部件,通常與細密的篩網(如絹羅、銅絲羅)配合使用,用于篩分糧食或粉末類物質。
用途與結構
文字解析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屬于古代生産工具術語,現代已較少使用。若您有具體文獻出處或使用場景,可補充說明以便進一步分析。
羅牀 (luó chuáng) 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2個部首組成。
1. 羅:由“網”和“罒”兩個部首組成,表示絲帛編織成的網狀物。在該詞中表示織物的精美和華麗。
2. 牀:由“牛”和“木”兩個部首組成,表示用木頭做成的床。
來源:羅牀是古代漢語詞彙,來源于古代的床鋪物品。它的字面意思是由羅織成的床。在古代,人們經常用絲綢等精美織物裝飾床鋪,以顯示富貴與尊貴。
繁體:羅牀的繁體寫法是「羅牀」。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羅」的古代寫法為「羅」,而「牀」的古代寫法為「壯」。
例句:在古代宮廷裡,床上鋪着華麗綢緞,這是一張羅牀。
組詞:羅紋、繪羅、羅帳、玉羅雪、藕絲羅衫。
近義詞:帷幔、錦被、缤紛床上用品。
反義詞:素淨床、樸實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