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柳老悲桓的意思、柳老悲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柳老悲桓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桓公 ( 桓溫 )北征,經 金城 ,見前為 琅邪 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後因以“柳老悲桓”謂人老感歎華年易逝。 宋 姜夔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詞:“柳老悲 桓 ,松高對 阮 ,未辦為鄰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柳老悲桓”是一個漢語成語,源自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其含義與人生感慨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出處與典故

這一成語的典故出自東晉名将桓溫的事迹。據記載,桓溫北伐途經金城時,看到自己年輕時擔任琅琊太守所種的柳樹已長到“十圍”粗壯,不禁感歎:“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樹木尚且如此,人又怎能經受歲月的流逝?)隨即攀枝落淚。這一場景成為後世對時光易逝、年華老去的經典隱喻。


詞義解析

  1. 本義
    字面指桓溫因柳樹老去而觸景生情,引申為人年老時對青春不再、生命短暫的悲歎。
    核心情感在于“睹物傷懷”,通過自然景物(柳樹)的變化映射人生的無常。

  2. 引申義
    在文學中,常被用來表達對盛年不再的無奈或功業未竟的怅惘。例如宋代姜夔在《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中寫道:“柳老悲桓,松高對阮”,借桓溫的典故抒發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應用與延伸


“柳老悲桓”通過桓溫與柳樹的故事,凝練了人類對時間流逝的普遍哀感,兼具曆史厚重感和文學感染力。其核心在于以物喻人,引發對生命意義的反思。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柳老悲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通常被用來描述一個人因為年華老去而感到悲傷或者傷感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它表達了人們面對歲月流逝、年齡增長帶來的無法改變的遺憾和哀歎。 拆分部首和筆畫 《柳老悲桓》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四個部分:柳、老、悲、桓。 - "柳"部分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7。 - "老"部分的部首是老,筆畫數為6。 - "悲"部分的部首是心,筆畫數為12。 - "桓"部分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10。 來源 《柳老悲桓》這句話來自于古代的文學作品《漢書·傳器志下》。全句原文為“柳老悲桓,其歌雲:‘歲雲暮矣,吾嘗矣。’”,是一個描寫晚年悲怅之情的詩歌片段。 繁體字 《柳老悲桓》的繁體字為《柳老悲桓》。繁體字是指在簡體字基礎上進行字形擴展和變體,通常在港澳台地區以及某些華人社群中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柳老悲桓》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由于古代字體的變遷與演化,現代所見的漢字和古代寫法有一定差異。 例句 這句話通常作為一個短語出現,用來形容人們面對歲月流逝而感到的無奈和悲傷。以下是一個例句: - 她望着鏡子中的自己,不禁感歎道:“柳老悲桓,時光就這樣悄悄流逝了。” 組詞 《柳老悲桓》作為一個句子,沒有固定的組詞形式。它更多地被用作一個短語,用來形容人們面對歲月流逝而感到的無奈和悲傷的心情。 近義詞 - 老去悲傷 - 老年哀歎 - 悲歎年華 反義詞 - 青春有為 - 心态年輕 - 年輕歡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