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唱檄的意思、唱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唱檄的解釋

謂倡發檄文申讨。《晉書·刁協傳》:“ 周僕射 、 戴征西 本非 王敦 唱檄所讐也,事定後乃見害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唱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唱檄”指倡導或發起檄文進行聲讨,常用于描述通過發布檄文公開譴責或征讨的行為。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線上詞典)中均有明确記載。

2.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晉書·刁協傳》:“周仆射、戴征西本非王敦唱檄所讐也,事定後乃見害耳。”。此句表明,東晉時期王敦通過發布檄文發起聲讨,但周顗、戴淵并非其檄文直接針對的對象,最終卻在事件平定後被害。

3. 字義拆分

4. 相關擴展
檄文在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如漢高祖《告沛縣父老檄》、駱賓王《讨武曌檄》等,均通過檄文凝聚輿論、申明立場。而“唱檄”更強調“首倡”之意,突顯發起者的主動性。

“唱檄”是古代政治或軍事行動中倡導發布檄文以聲讨對手的行為,兼具文學與曆史語境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檄文的具體形式,可參考《晉書》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唱檄 段落1:詞義解釋

《唱檄》這個詞起源于古代文獻中,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文體形式,指的是将軍或官員發布的動員文書或宣告文件。同時也用于形容以檄文形式傳播的動員呼籲或宣言。

段落2:拆分部首和筆畫

《唱檄》共有兩個部首,分别是口和木。它的總筆畫數為九畫。

段落3:來源

《唱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曆史上的戰争和政治時期。在古代,将軍或官員會通過檄文來發布軍令或宣告政策,以動員士兵或國民。隨着時間的推移,《唱檄》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将動員呼籲或宣言以檄文形式傳播的文體形式。

段落4:繁體

《唱檄》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唱檄」。

段落5: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唱檄》字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寫法,其中一種寫法是「詫揭」。這種寫法通常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碑文中。

段落6:例句

這裡是一些使用《唱檄》的例句:

1. 出征前,将軍發布了一份《唱檄》,鼓舞了士兵的士氣。

2. 這位政治家通過一篇動情的《唱檄》號召群衆參與社會事務。

段落7: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檄文、檄書、檄勵、檄揚

近義詞:宣言、動員令、呼籲文

反義詞:停戰書、和平協議、締結條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