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謬正俗的意思、匡謬正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謬正俗的解釋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嗟呼!後人之於古人,人譽亦譽,人毀亦毀,因其一節之長,遺其全體之短,習非勝是,好惡不公,有起而匡謬正俗者,輒謂傷忠厚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匡謬正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固定短語,其核心含義指糾正錯誤、匡正不良風氣或習俗。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構成、典籍溯源及現代應用角度詳細闡釋:


一、字義分解與整體釋義

  1. 本義為“糾正”,《說文解字》釋:“匡,正也。”引申為扶正、挽救之意。

  2. 指錯誤、荒謬的言論或行為,《廣雅·釋诂》注:“謬,誤也。”

  3. 動詞,意為“使端正”,《論語》有“政者,正也”之訓。

  4. 指社會風氣、習俗,《禮記·曲禮》雲:“入國而問俗。”

整體釋義:通過批判錯誤觀念或行為,引導社會風氣回歸正統與規範,強調對文化、道德層面的糾偏與引導作用。


二、典籍溯源與權威用例

該詞直接源于唐代學者顔師古的訓诂學著作《匡謬正俗》。書中系統考辨古籍中的文字、音韻、訓诂謬誤,并批判民間訛傳習俗。例如:

“匡謬正俗,祛惑釋疑,蓋為學者之津梁也。”(《匡謬正俗·序》)

顔師古以經典文獻為依據,糾正時人對典籍的誤讀和世俗偏見,奠定了該詞的學術權威性。


三、語法結構與語用特征


四、現代應用與延伸意義

當代語境中,“匡謬正俗”常用于以下場景:

  1. 學術領域:指正研究中的理論錯誤或方法偏差(如文獻考據、曆史研究)。
  2. 文化傳播:引導公衆辨别傳統文化精華與糟粕,抵制低俗文化侵蝕。
  3. 社會批評:針砭時弊,呼籲重建公序良俗(如媒體評論、公共政策讨論)。

權威參考文獻

  1. 顔師古《匡謬正俗》(中華書局點校本,1999年)
  2.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2卷,頁1083
  3.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匡”字條
  4.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對動賓結構的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匡謬正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基本含義

指糾正錯誤,矯正陋習,強調對錯誤觀念或不良習俗的修正。該詞為中性色彩,多用于書面語境。

2.結構與來源

3.用法與示例

4.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唐代顔師古《匡謬正俗》原文或田北湖的文學評論。

别人正在浏覽...

暗礁險灘寶刀備具筆匠慘緑年華除次次辂大金登儀釘齒耙诋擿奪胎範容馡馡鳳冠霞帔豐悅宮錦袍宮碗宮儀過情汗洽股栗呵佛駡祖輝特茴香子婚儀鑒昭界路金女匟床樂得禮請冥山默到謀圖不軌目瞪心駭苶然喬妝改扮清音居士清衆仁宇容賢纔則哨長生得深烈沈匿食無魚水罐銀盆松人素褐田遊脫垂惋怛危道維妙維肖戊寅香島鮮支小過年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