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盧女的意思、盧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盧女的解釋

(1).亦稱“ 盧姬 ”。相傳 三國 魏武帝 時宮女,善鼓琴。《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盧女曲》 宋 郭茂倩 題解:“ 盧女 者, 魏武帝 時宮人也,故将軍 陰升 之姊。七歲入 漢 宮,善鼓琴。至 明帝 崩後,出嫁為 尹更生 妻。 梁簡文帝 《妾薄命》曰:‘ 盧姬 嫁日晚,非復少年時。’蓋傷其嫁遲也。”後以“盧女”泛指善奏樂器的女子。 唐 張子容 《除夜樂城逢孟浩然》詩:“妙曲逢 盧女 ,高才得 孟嘉 。” 唐 皇甫冉 《見諸姬學玉台體》詩:“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盧女 。”

(2).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 。舊時詩文中誤認為即是 洛陽 的 莫愁 (嫁為 盧 家婦),故稱。 清 吳偉業 《贈荊州守袁大韫玉》詩:“ 盧女 門前烏桕樹, 昭君 村畔木蘭舟。”

(3).指 金陵 歌妓 莫愁 。 明 高啟 《清明呈館中諸公》詩:“ 白下 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 墓上迷芳草, 盧女 門前暎落花。”

(4).樂曲名。 唐 王維 《奉和楊驸馬六郎<秋夜即事>》:“對坐彈《盧女》,同看舞鳳凰。” 唐 徐凝 《樂府新詩》:“一聲《盧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盧女”一詞在曆史文獻和文學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三國魏武帝宮女

  1. 人物背景:盧女是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的宮女,原名盧姬,七歲入漢宮,擅長鼓琴。明帝曹叡去世後,她嫁為尹更生妻,因晚婚被梁簡文帝在《妾薄命》中感歎“盧姬嫁日晚,非複少年時”。
  2. 引申含義:後世以“盧女”泛指精通樂器的女子,如唐代張子容詩雲“妙曲逢盧女”,即贊其琴藝。

二、文學中的誤用與混淆

  1. 誤指莫愁:因“莫愁”在詩文中常被誤認為嫁入盧家的女子,故“盧女”有時也代指郢州石城或金陵的歌女莫愁。例如清代吳偉業詩句“盧女門前烏桕樹”,即借指莫愁。
  2. 樂曲名:部分文獻提到“盧女”為古樂曲名,可能與她的音樂才能相關。

三、文學意象與典故

  1. 象征晚嫁與薄命:因盧姬出嫁時已非年少,這一經曆成為文人感歎女子婚嫁失時的典故,如宋詞中“盧女薄命”即源于此。
  2. 藝術形象:詩詞中常以“盧女”烘托音樂氛圍,如“清弦待盧女”“齊歌盧女曲”等。

附:争議性解釋

個别資料(如)提到“盧女”作為成語時形容“心機深沉的女子”,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需謹慎使用。


“盧女”的核心含義圍繞曆史人物盧姬展開,側重其音樂才華與晚嫁經曆,文學中衍生出對女子命運、藝術修養的隱喻。其他含義多為誤用或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盧女的意思

《盧女》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盧女人,即盧山的女性居民,也可以泛指盧山地區的女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盧女》的拆分部首為女字的女部,總共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

《盧女》這個詞語源于古代,來自于山名盧山。盧山位于中國江蘇省豐縣西北部,是一座有名的風景名勝區。盧山地區素有風景秀麗、物産豐富的美譽,而盧女也成為了代表該地區女性的稱謂。

繁體

《盧女》的繁體字為盧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因此《盧女》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參考古代文獻或專門的古漢字字典。

例句

1. 盧女們經曆了艱辛的勞動,為家鄉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 這位盧女以其聰明才智赢得了人們的尊敬。

組詞

盧山、盧山人、盧洪濤。

近義詞

盧女的近義詞有:盧山女子、盧山女性。

反義詞

盧女的反義詞為男子、男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