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聒的意思、渎聒的詳細解釋
渎聒的解釋
輕慢多話。 清 侯方域 《宦官論》:“偶有小臣言之,則又以為瀆聒,而莫之省憂也。”
詞語分解
- 渎的解釋 渎 (瀆) ú 水溝,小渠,亦泛指河川:溝渎。四渎(古代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 輕慢,對人不恭敬:亵渎。渎職。煩渎。 渎 (瀆) ò 古同“窦”,洞。 筆畫數:;
- 聒的解釋 聒 ō 聲音吵鬧,使人厭煩:聒耳。聒噪。聒聒(話多的樣子,如“聒聒不停”)。 筆畫數:; 部首: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渎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ú guō,其核心含義為輕慢多話。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指言語輕率、不莊重且多言,帶有對他人不敬或冒犯的意味。
-
字詞拆分
- 渎:本義為水溝、小渠,引申為輕慢、不恭敬,如“亵渎”“渎職”。
- 聒:指聲音嘈雜、喧擾,如“聒噪”“聒耳”。
兩字組合後,強調因言語輕慢而令人厭煩。
-
文獻出處與用法
清代侯方域在《宦官論》中曾用此詞:“偶有小臣言之,則又以為瀆聒,而莫之省憂也。”,意為下級官員進言時被上位者視為輕慢多話,不予重視。
-
綜合解析
該詞多用于形容地位較低者因言辭不當或頻繁進言,引發上位者的不滿,隱含對溝通失禮的批評。
總結來看,“渎聒”結合了态度與行為,既指輕慢的言行,也強調因多話而令人不悅,屬于較為古雅的書面用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渎聒》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不敬、不恭的言語或行為。下面是關于《渎聒》這個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渎:水部,共11畫
- 聒:耳部,共13畫
來源和繁體:
《渎聒》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系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來。《渎》意指不恭敬,而《聒》表示嘈雜。這兩個字合在一起,代表了嘈雜喧鬧的言行不端。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渎聒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不過,在字形上可能會有細微差異,因為字形的标準和規範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和改變。
例句:
- 他的言辭渎聒,完全不尊重他人的感受。
- 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是很不文明的,這種行為屬于渎聒。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 組詞:渎神、渎聖、聒噪
- 近義詞:不敬、輕慢、不恭
- 反義詞:恭敬、敬重、恭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