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格的意思、律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格的解釋

(1).指戒律。 五代 齊己 《寄蜀國廣濟大師》詩:“冰壓霜壇律格清,三千傳授盡門生;禪心盡入空無跡,詩句閒搜寂有聲。”

(2).格律。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經籍藝文·律格》:“則律格之始,原於 約信 ,而成於 沉 宋 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律格”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律”和“格”兩個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單字本義及合成後的引申義來理解。在漢語詞典和學術語境中,它主要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音律的規範與法度:

    • “律” 的本義指音律、樂律,即音樂中音高的标準。《說文解字》釋“律”為“均布也”,段玉裁注:“律者,所以範天下之不一而歸于一,故曰均布也。” 引申為法則、規章。
    • “格” 有标準、法式、規格之意。《禮記·缁衣》有“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鄭玄注:“格,舊法也。”
    • 合成義: “律格”合起來,首要的含義是指音樂中音高、音程關系的規範、标準和法度。它規定了音樂演奏或創作中必須遵循的基本音高标準和音階結構,是音樂和諧的基礎。例如,讨論古代樂律制度或樂器定音标準時,常會涉及“律格”。
  2. 詩文的格律與法式:

    • 由于“律”和“格”都有規則、法式的含義,它們組合在一起也被引申用于指代詩歌、韻文等文學創作中所必須遵循的格式、規則和法度。
    • 這包括但不限于:平仄(字音的聲調高低起伏規則)、押韻(句末字音的呼應規則)、對仗(詞句的對稱規則)、句式結構(如絕句、律詩的字數、句數規定)等。遵守這些“律格”是創作合格格律詩(如近體詩)的關鍵。

總結來說,“律格”的核心含義是:

引用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該詞典是當今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對詞條的釋義詳盡且權威。其對“律”、“格”及複合詞的解釋是理解“律格”的基礎。可參考其相關詞條。
  2.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為綜合性辭典,《辭海》對“律”、“格”的解釋也包含了音樂和文學規則方面的含義,為“律格”的釋義提供了支撐。
  3. 古代文獻與注疏: 如《說文解字》對“律”的解釋,《禮記·缁衣》及鄭玄注對“格”的解釋,是理解這兩個字本義的重要依據。曆代詩話、詞話、樂論中關于音律和詩法的論述,也實際運用和闡釋了“律格”相關的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律格”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法律規範
    “律”指法律法規,“格”指規則或限制,合稱表示法律體系中的具體規定和約束。例如在正式文件中,“律格”可指需嚴格遵守的條文,如“演習視同戰争,凡怠慢而嚴重贻誤軍情者,一律格殺勿論”(見)。

  2. 宗教戒律
    在佛教或道教語境中,“律格”指修行者需遵守的戒律。如五代詩人齊己的詩句“冰壓霜壇律格清”,描述寺廟中戒律的嚴明。

  3. 詩歌格律
    “律格”也指詩歌創作中的聲韻、結構規範。例如白居易将詩分為“律詩”和“格詩”,“律”指近體詩的平仄對仗,“格”則指古體詩的用韻規則。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三、補充說明

建議根據具體文本背景選擇合適釋義。若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證,可參考《事物紀原》或唐代詩歌集注。

别人正在浏覽...

阿缟闇飾霸城門坌起癟扭不獨蠶攢長活澄陽撐拄齒若編貝丑诋雠疾楚堤箠搒春礿搓弄的識凡讷費唇舌福報含淚堠樓胡簶賈董激摧計慮謹告京江井闌晉劇掘閱稂莠不齊裂痕駖磕零用俪劄率奪濛篾泥馬拟人奴隸主義飄驟品色衣遷散栖誠青籞窮悴鵲盞叡典騷情獸铤雙金書論銅籤推排無底狎邪遊郗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