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保殘守缺的意思、保殘守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保殘守缺的解釋

[conservative] 保存收藏殘缺不全的文物。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亦作“抱殘守缺”、“補殘守缺”

詳細解釋

(1).指 漢 代今文經學派儒生墨守殘缺不全的今文經典而拘執一家之言。《漢書·劉歆傳》:“信口説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妬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 清 顧炎武 《華陰縣朱子祠堂上梁文》:“兩 漢 而下,維多保殘守缺之人,六經所傳,未有繼往開來之哲。” 清 魏源 《禮記别考》:“ 漢 初 齊 魯 諸儒,承 秦 滅學之後,保殘守缺,未遑條貫。”後常用以比喻泥古守舊,不知改進。

(2).指保藏殘缺的古籍文獻。 方宗誠 《桐城文錄序》:“﹝ 戴存莊 ﹞自傷孤陋,無同力者,深恐此書中廢,使數百年文獻無徵,則亦古之網羅放失、保殘守缺者之罪人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保殘守缺”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1. 本義:原指漢代今文經學派儒生墨守殘缺不全的今文經典,拘泥于一家之言。
  2. 引申義:
    • 比喻思想保守:形容人因循守舊,不願接受新事物或改進現狀。
    • 指保存殘缺文獻:也用于表示對殘缺古籍、文物的收藏保護。

出處與曆史背景


用法與示例


讀音與寫法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保殘守缺

保殘守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保留殘缺之物,堅守不放。它由兩個部分組成,保殘和守缺。

保殘的部首為人,筆畫數為9畫。守缺的部首為宀,筆畫數為3畫。

保殘守缺這個詞源于《後漢書·馀诔傳》:“漢高後時,守缺親近,館之倉下。”後來演變為現在的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堅守自己的殘缺,不放棄。

在繁體字中,保殘守缺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保殘守缺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大緻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以下是保殘守缺的例句:

他的左手受了重傷,但他仍然保殘守缺地繼續工作。

他一直保持着對自己殘缺身體的守護,不讓其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組詞:保護、保留、堅守

近義詞:執着、堅持、不墜

反義詞:舍棄、放棄、抛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