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卢女的意思、卢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卢女的解释

(1).亦称“ 卢姬 ”。相传 三国 魏武帝 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 宋 郭茂倩 题解:“ 卢女 者, 魏武帝 时宫人也,故将军 阴升 之姊。七岁入 汉 宫,善鼓琴。至 明帝 崩后,出嫁为 尹更生 妻。 梁简文帝 《妾薄命》曰:‘ 卢姬 嫁日晚,非復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以“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 唐 张子容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诗:“妙曲逢 卢女 ,高才得 孟嘉 。” 唐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诗:“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卢女 。”

(2).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 。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 洛阳 的 莫愁 (嫁为 卢 家妇),故称。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 卢女 门前乌桕树, 昭君 村畔木兰舟。”

(3).指 金陵 歌妓 莫愁 。 明 高启 《清明呈馆中诸公》诗:“ 白下 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 墓上迷芳草, 卢女 门前暎落花。”

(4).乐曲名。 唐 王维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唐 徐凝 《乐府新诗》:“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卢女"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具有历史文化背景:


一、本义:指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歌姬莫愁

  1. 人物溯源

    卢女本名莫愁,因嫁入卢家而称"卢姬"或"卢女"。她是魏武帝曹操时期的宫廷乐师,以善弹古筝闻名。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有"十五嫁为卢家妇"之句,后世遂以"卢女"代指才艺出众的女子。

  2.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作为音乐才女的象征。如唐代崔颢《卢女曲》:"卢女嫁时终薄命,文人辞处最伤心",借其身世寄托文人情怀。


二、引申义:泛指技艺精湛的乐伎

  1. 乐府文化符号

    自南北朝起,"卢女"成为乐府诗中的经典意象,代指宫廷或贵族家中的歌姬。《乐府诗集》收录多首以《卢女曲》为题的诗歌,印证其文化符号地位。

  2. 艺术化用

    明清戏曲小说常以"卢家女"指代才貌双全的女性角色,如《牡丹亭》中"卢家兰室桂为梁",暗喻女子德艺兼修。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郭茂倩. 《乐府诗集》[M]. 中华书局, 2017.
  3.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M]. 商务印书馆, 2020.
  4.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来源以符合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卢女”一词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本义:三国魏武帝宫女

  1. 人物背景:卢女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宫女,原名卢姬,七岁入汉宫,擅长鼓琴。明帝曹叡去世后,她嫁为尹更生妻,因晚婚被梁简文帝在《妾薄命》中感叹“卢姬嫁日晚,非复少年时”。
  2. 引申含义:后世以“卢女”泛指精通乐器的女子,如唐代张子容诗云“妙曲逢卢女”,即赞其琴艺。

二、文学中的误用与混淆

  1. 误指莫愁:因“莫愁”在诗文中常被误认为嫁入卢家的女子,故“卢女”有时也代指郢州石城或金陵的歌女莫愁。例如清代吴伟业诗句“卢女门前乌桕树”,即借指莫愁。
  2. 乐曲名:部分文献提到“卢女”为古乐曲名,可能与她的音乐才能相关。

三、文学意象与典故

  1. 象征晚嫁与薄命:因卢姬出嫁时已非年少,这一经历成为文人感叹女子婚嫁失时的典故,如宋词中“卢女薄命”即源于此。
  2. 艺术形象:诗词中常以“卢女”烘托音乐氛围,如“清弦待卢女”“齐歌卢女曲”等。

附:争议性解释

个别资料(如)提到“卢女”作为成语时形容“心机深沉的女子”,但此用法未见于主流文献,可能为现代衍生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需谨慎使用。


“卢女”的核心含义围绕历史人物卢姬展开,侧重其音乐才华与晚嫁经历,文学中衍生出对女子命运、艺术修养的隐喻。其他含义多为误用或引申,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把臂入林白镣卑弁备述避役不挑苍垠长休饭村駡荅焉电门电热毯吊临东浙三黄短帽蜚英夫人城俯眺割尾巴歌舟汗羞荷兰禾穗坏山佳辰浇冷水交托几椟金镶玉裹匡革枯苗窟窍连疮礼城灵虚殿流妓琉璃灯漏费漏略驴脸瓜搭猫弹竹煤汽灯内瓤,内瓤儿陪花葡萄气垫船齐疾齐姜清弦穹嵌七湾八拐善喻神州陆沉身自疏虞思悟托胆托宿屠噬仙人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