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pection;observation] 四診之一。觀察病人的神色、動态、體表各部以及舌體與舌苔、大小便和其它分泌物,從而獲取與疾病有關的辨證資料。一般以神色、舌診為重點(小兒包括診指紋)
望診是中醫診斷學中“四診”(望、聞、問、切)的首要方法,指醫生通過視覺觀察患者全身及局部的神、色、形、态、舌象、排洩物等可見征象,以判斷健康或疾病狀态的診斷技術。其核心原理是“視其外應,以知其内”,即人體内部髒腑功能變化會通過體表特征反映出來。
整體觀察:
局部細節:
望診作為中醫診斷的基石,強調“見微知著”,需結合其他三診綜合判斷,方能提高診斷準确性。
望診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通過觀察來診斷疾病的方法。醫生通過仔細觀察患者的臉色、舌苔、眼神等進行診斷。
望診的兩個字分别由木(部首)和診(部首)組成。
望:由木(部首)和王(聲旁)組成,它的筆畫數是8畫。
診:由言(部首)和真(聲旁)組成,它的筆畫數是12畫。
望診一詞出自《黃帝内經》。在繁體中,望診的寫法不變。
望診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醫生通過望診患者的舌苔顔色來判斷患者的體質。
望診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 望聞問切(中醫四診之一,觀察、聽、問、摸) - 望診問切(中醫四診之一,觀察、診斷、詢問、觸摸) - 望診問切舌診(中醫的望診、診斷、詢問、觸摸和舌診)
類似的詞語有:診察、觀診、透視診斷。
相對的詞語有:聽診、問診、切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