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命的意思、録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命的解釋

錄公的命令。《宋書·彭城王義康傳》:“既專攬朝權,事決自己,生殺大事,以録命斷之。”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六·南朝官錄尚書權最重》:“録命者,録公之命也,録權之重久矣。”參見“ 録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録命”為漢語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字義及曆史用法三個層面解析:

  1. 字形結構

    “録”為“錄”的繁體字,本義指刻錄文字,《說文解字》釋為“刻木錄錄也”,引申為記載、收錄;而“命”指天命、命令,如《尚書》中“天命靡常”。兩字組合後,“録命”直譯為“記錄天命”或“記載命令”。

  2. 詞義延伸

    在古籍中,“録命”多用于指代官方對重要事務的書面記錄。例如《後漢書·百官志》提到“主簿録命文書”,指官府中負責記錄政令的職務。宋代類書《太平禦覽》引《漢官儀》稱“録命者,錄君命以傳四方”,強調其傳遞與存檔功能。

  3. 文化關聯

    該詞與中國古代“史官文化”密切相關。如《周禮》記載“史官掌書以贊治”,其職責與“録命”的文書職能相呼應,體現古代政治制度中對文字記錄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

“録命”是古代官職制度中的特定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錄公的命令”,即由南朝時期重要官職“錄尚書事”(簡稱“錄公”)發布的政令。該詞強調錄公在中央政權中的決策權。

  2.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宋書·彭城王義康傳》:“生殺大事,以録命斷之”,表明錄公可通過“録命”直接決定國家重大事務。清代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進一步說明:“録命者,録公之命也”,印證其權威性。

  3. 相關官職“録公”
    即“錄尚書事”,南朝時期總攬朝政的核心官職,多由權臣或宗室親王擔任,可直接代表皇帝處理政務。

  4. 綜合釋義
    該詞反映了南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特指錄尚書事這一職位通過發布命令行使行政、司法等核心權力,是當時政治運作的關鍵環節。

注:因文獻記載有限,“録命”一詞主要見于南朝特定曆史語境,現代已無實際使用場景。如需深入探究,建議結合《宋書》《南史》等原始史料進行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寶成鐵路補正谄人車照催奶村色島國打壓地記定閲餓殍遍野法席蜂聚墳垆浮遊生物高頭公桑禾堂宏贍後起之秀荒率火耕肩膊降士加委競猜畯德倨肆潰亂酷切六鈞留名寠數賣光兒馬将美色曚曚民雠冥追母線羣法熱騰善遇聲榮攝政示疾氏譜首足雙眸疏嫌松苞鎖子錯甲訴權貼金踢蹋同心一德亡命客翁母香粒消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