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翁姑。 唐 王建 《當窗織》詩:“貧家女為富家織,翁母隔牆不得力。”
“翁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指代公婆(翁姑)
這是更常見的用法,即“翁”指丈夫的父親(公公),“母”指丈夫的母親(婆婆),合稱公婆。例如唐代王建《當窗織》詩中“翁母隔牆不得力”,以及《漢語詞典》等工具書均采用此釋義。
少數文獻中的夫妻關系解讀
個别來源(如)将其解釋為“丈夫與妻子”,強調夫妻和睦,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撐,可能是現代對古詞的誤讀或引申。
補充說明: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唐代詩詞或古代家庭倫理類文獻。
翁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部首:翁的部首是“羽”字部,表示與羽毛相關的事物;母的部首是“毋”字部,表示與女性、母親相關的事物。
筆畫:翁有11畫;母有5畫。
來源:翁母是根據“翁之翁,母之母”而形成的一個詞語,在古代常用于形容長輩和家屬的尊稱,用以表達敬意和親近之情。
繁體:翁母的繁體字為「翁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翁和母的寫法并未有較大變化。
例句:
1. 他一直敬重他的翁母,從不敢有絲毫怠慢。
2. 小明總是盡孝心地照顧着他的翁母,讓人十分羨慕。
組詞:翁母沒有固定的組詞,可以根據語境和需要進行組詞,如翁母情深、翁母恩情等。
近義詞:家父、尊親。
反義詞:晚輩、子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