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成鐵路的意思、寶成鐵路的詳細解釋
寶成鐵路的解釋
從陝西寶雞經四川綿陽到成都。長673千米。1956年通車。寶雞至鳳州段為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1961年正式運營),1975年全線電氣化。地形複雜,工程艱巨,是溝通中國西北和西南的鐵路幹線。
詞語分解
- 寶的解釋 寶 (寳) ǎ 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刵 )。國寶。財寶。珍寶。傳(俷 )家寶。如獲至寶。寶貴。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 敬辭,用于稱别人的,寶地。寶
- 鐵路的解釋 行駛通道或軌道的一種,由鋼軌構成,早先是由木制,但現在通常為鋼制,通常由鋼軌首尾相接鋪成兩條線,構成供車輛行駛的永久性道路;按這樣形式鋪設兩條或多條軌道的路詳細解釋亦作“銕路”。有鋼軌的供火車行駛的
網絡擴展解釋
寶成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連接陝西省寶雞市與四川省成都市,全長約669公裡。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 起止點:北起陝西寶雞,南至四川成都,途經甘肅東南角,貫穿秦嶺和大巴山。
- 曆史地位:1958年1月1日正式通車,是新中國“一五計劃”重點工程,結束了“蜀道難”的曆史。
- 技術特點:地形複雜,橋梁和隧道占全長的1/6,曾保持全國鐵路最大坡度(33‰)和最小曲線半徑記錄。
二、修建曆程
- 規劃與建設:北洋政府時期曾勘測但未動工,新中國成立後于1952年開工,1956年建成,1958年正式運營。
- 電氣化改造:1961年寶雞至鳳州段率先電氣化,1975年全線完成改造,成為中國首條電氣化鐵路。
三、工程挑戰
- 穿越秦嶺:需克服陡峭地形,采用展線(迂回盤旋)設計,如著名的“觀音山展線”。
- 施工難度:動用數十萬勞動力,開鑿304座隧道,架設1001座橋梁,土石方量達6000萬立方米。
四、曆史與經濟意義
- 打破地理阻隔:連通西南與西北,促進四川糧食、礦産等資源外運,助力成昆、川黔等後續鐵路建設。
- 文化影響:通車後沿線許多新生兒取名“寶成”,象征時代印記。
五、現狀與延伸
- 線路升級:陽平關至成都段已改為複線,寶雞至陽平關仍為單線。
- 戰略地位:作為“一帶一路”重要通道,至今仍是西南地區鐵路網主幹線之一。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今日頭條)、(通車紀念章)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寶成鐵路是指連接寶雞和成都兩座城市的鐵路線路。下面來逐個解析這個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寶成鐵路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寶、成和鐵三個部分。其中,寶的部首是宀,成的部首是戈,鐵的部首是钅。共計13個筆畫。
來源:
寶成鐵路的名稱來源于連接這兩座城市的鐵路線路。
繁體:
寶成鐵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寶成鐵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寶成鐵路的寶字可能會采用更為傳統的古字寫法,例如宀甯、成戋、鐵钅冖。古字寫法中的變化較多,請根據具體的古時期進行考究。
例句:
1. 乘坐寶成鐵路,你可以快速到達寶雞和成都。
2. 寶成鐵路的修建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
組詞:
寶成鐵路與其他相關的詞語可以組成一些短語,例如寶雞、成都、火車、站點等等。
近義詞:
寶成鐵路的近義詞包括寶成線、寶成鐵路線等。
反義詞:
寶成鐵路的反義詞暫無。
希望以上内容能對您有所幫助。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