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信謂陰司對有過失之人追拿索命。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明日晨起,令人覘之,某夜暴死矣。人命至重,爾輩其慎之,稽緩僅七日,遂緻冥追。”
“冥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傳統文化中的迷信觀念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冥追”指迷信中認為陰司(即陰間官府)對生前有過失或罪孽的人進行追捕索命的行為。該詞由“冥”(指陰間)和“追”(追捕)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因果報應的場景。
清代周亮工在《書影》卷七中記載了一則事例:“稽緩僅七日,遂緻冥追”,意為因拖延七日而遭陰司追責,最終暴斃。這一用法體現了該詞在曆史文本中的具體語境。
“冥追”是帶有宗教迷信色彩的詞彙,需結合曆史文化背景理解。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書影》等古籍或民俗研究資料。
《冥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在冥冥之中追求不可捉摸的目标或事物。
《冥追》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冫”和“辶”,筆畫總數為10畫。
《冥追》的來源是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其中,“冫”是一個表示冰的部首,而“辶”則表示邊行的部首。
《冥追》的繁體字是「冥追」。
古時候漢字寫法基本與現代相同,隻是字形稍有差異。例如,繁體字「冥」在古代寫法中的右邊多了一個「冫」字旁,而“追”字在古代寫法中的上面有一個又向右彎曲的小弧線。
他在冥追着那個失散多年的親人。
冥思(思考)、冥頑不靈(形容人固執不明事理)、冥冥(形容無法預測或洞察)、追求(追逐、尋求)。
追逐、追尋、追蹤。
放棄、放任、忘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