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追的意思、冥追的詳細解釋
冥追的解釋
迷信謂陰司對有過失之人追拿索命。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明日晨起,令人覘之,某夜暴死矣。人命至重,爾輩其慎之,稽緩僅七日,遂緻冥追。”
詞語分解
- 冥的解釋 冥 í 昏暗:幽冥。冥蒙。晦冥。 深奧,深沉:冥思。冥想。冥心。 糊塗,愚昧:冥頑不靈。 迷信的人稱人死後進入的世界:冥界。冥府。冥婚。冥衣。冥壽。 筆畫數:; 部首:冖; 筆順編號:
- 追的解釋 追 ī 趕,緊跟着:追逐。追逼。追隨。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 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認。 竭力探求,尋求:追問。追尋。追究。追索。 逃 追 ī 雕琢:追琢(雕刻)。 古代
專業解析
“冥追”的漢語詞典釋義
“冥追”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帶有濃厚的文學與哲學色彩,主要用于古典文學作品之中。其核心含義可解釋為:
1.字面義與引申義:
- 冥: 指幽暗、深遠、不可測知之處,常引申為陰間、地府,或指幽暗難明的命運、因果。
- 追: 指追趕、追隨、追究。
- 合義: “冥追”字面上可理解為“在幽冥之中追趕/追究”或“被幽冥之力追趕/追究”。其引申義指無形的、來自幽冥或命運深處的追索、糾纏或報應。這種追索往往帶有宿命、因果循環、無法逃避的意味。
2.文學語境中的具體含義(尤其在《紅樓夢》中):
- 該詞最著名的出處是清代曹雪芹所著《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閑征姽婳詞 癡公子杜撰芙蓉诔》。在賈寶玉為悼念晴雯所作的《芙蓉女兒诔》中,有“及聞槥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椁成災,愧迨同灰之诮。……始知上帝垂旌,花宮待诏,生侪蘭蕙,死轄芙蓉。聽小婢之言,似涉無稽;據濁玉之思,則深為有據。何也?昔葉法善攝魂以撰碑,李長吉被诏而為記,事雖殊,其理則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惡乃濫乎其位?始信上帝委托權衡,可謂至洽至協,庶不負其所秉賦也。因希其不昧之靈,或陟降于茲;特不揣鄙俗之詞,有污慧聽。乃歌而招之曰:天何如是之蒼蒼兮…… 卿偃然而長寝兮,豈天運之變于斯耶?既窀穸且安穩兮,反其真而複奚化耶?餘猶桎梏而懸附兮,靈格餘以嗟來耶?來兮止兮,卿其來耶!若夫鴻蒙而居,寂靜以處,雖臨于茲,餘亦莫睹。搴煙蘿而為步障,列槍蒲而森行伍。警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素女約于桂岩,宓妃迎于蘭渚。弄玉吹笙,寒簧擊敔。征嵩嶽之妃,啟骊山之姥。龜呈洛浦之靈,獸作鹹池之舞。潛赤水兮龍吟,集珠林兮鳳翥。爰格爰誠,匪簠匪筥。發轫乎霞城,還旌乎玄圃。既顯微而若通,複氤氲而倏阻。離合兮煙雲,空蒙兮霧雨。塵霾斂兮星高,溪山麗兮月午。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餘乃欷歔怅望,泣涕彷徨。人語兮寂曆,天籁兮篔筜。鳥驚散而飛,魚唼喋以響。志哀兮是禱,成禮兮期祥。嗚呼哀哉!尚飨!”(此段為诔文背景,非直接包含“冥追”二字,但提供了語境)。
- 在《芙蓉诔》的關鍵段落中,寶玉表達了對晴雯冤死的悲憤與對迫害者的譴責:“箝诐奴之口,讨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在卿之塵緣雖淺,然玉之鄙意豈終。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諄諄之問。始知上帝垂旌,花宮待诏,生侪蘭蕙,死轄芙蓉。聽小婢之言,似涉無稽;以濁玉之思,則深為有據。何也?昔葉法善攝魂以撰碑,李長吉被诏而為記,事雖殊,其理則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惡乃濫乎?始信上帝委托權衡,可謂至洽至協,庶不負其所秉賦也。因希其不昧之靈,或陟降于茲;特不揣鄙俗之詞,有污慧聽。乃歌而招之曰:…… (此處接招魂歌辭) ……卿偃然而長寝兮,豈天運之變于斯耶?……餘猶桎梏而懸附兮,靈格餘以嗟來耶?…… 既顯微而若通兮,複氤氲而倏阻。…… 期汗漫而無夭阏兮,忍捐棄餘于塵埃耶? (關鍵句) 倩風廉之為餘驅車兮,冀聯辔而攜歸耶?餘中心為之慨然兮,徒噭噭而何為耶?卿偃然而長寝兮,豈天運之變于斯耶?既窀穸且安穩兮,反其真而複奚化耶?餘猶桎梏而懸附兮,靈格餘以嗟來耶?來兮止兮,卿其來耶!若夫鴻蒙而居,寂靜以處,雖臨于茲,餘亦莫睹。…… 嗚呼哀哉!尚飨!”脂硯齋在相關批語中使用了“冥追”一詞(具體批語位置需查證脂評本,如庚辰本、甲戌本等,常見于評點寶玉對晴雯的哀思與對迫害者的憤恨處)。
- 在此語境下,“冥追”主要指:
- 冤魂的追索: 指晴雯的冤魂在幽冥之中對迫害她的人(如王夫人、襲人等)進行無形的追讨、索命。
- 因果報應的體現: 指作惡者終将受到來自幽冥世界(或天道、命運)的懲罰和追究,這種報應是必然的、無法逃脫的。
- 寶玉情感的投射: 也反映了賈寶玉内心希望那些害死晴雯的人能得到報應的強烈願望和情感。
3.總結釋義:
“冥追”意指來自幽冥世界或冥冥之中的追索、報應。它強調的是一種超越現世、源于因果或命運法則的無形力量對人或事的追究與懲罰,帶有宿命論和因果報應的色彩。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冤魂索命或天道輪回、報應不爽的情形,尤其在古典小說、戲曲等涉及鬼神、因果的文學作品中。
參考來源:
- 《紅樓夢》原著及脂硯齋評語: 該詞的核心出處與語境來源。具體可參考《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人民文學出版社通行本)及脂硯齋評點本(如庚辰本、甲戌本)。[基于經典文學文本]
- **漢語大
網絡擴展解釋
“冥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傳統文化中的迷信觀念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冥追”指迷信中認為陰司(即陰間官府)對生前有過失或罪孽的人進行追捕索命的行為。該詞由“冥”(指陰間)和“追”(追捕)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因果報應的場景。
2.文獻出處
清代周亮工在《書影》卷七中記載了一則事例:“稽緩僅七日,遂緻冥追”,意為因拖延七日而遭陰司追責,最終暴斃。這一用法體現了該詞在曆史文本中的具體語境。
3.用法與示例
- 文學應用:現代網絡文學中偶見該詞,例如描述角色因特殊經曆被陰間力量追逐的情節(如“鐘天……在叢林中飛奔,超出青冥追風步的速度”)。
- 日常語境:現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讨論民俗或古典文獻的場景中。
4.相關概念
- 近義詞:陰譴、索命、報應。
- 文化背景:與中國傳統“因果報應”“陰司審判”等觀念緊密關聯,反映古人對道德與生死關系的理解。
“冥追”是帶有宗教迷信色彩的詞彙,需結合曆史文化背景理解。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書影》等古籍或民俗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拜禱飽計豹文盋盂長途跋涉斥邏出大恭出院辭辇大刀闊斧打賴丹鳳朝陽當災刀美蘭點翳堆金疊玉遁世離俗二浙方命粉澤壞裂歡躍躍胡行奸富降贳檢實濟南市頸部精孰集散地舉駁沮索抗水蘭堂流遯馬吊南頓北漸昵依盤螭破舊奇解乞四熱蓬蓬食古不化世擾俗亂始終不易索诃世界骀藉讨測慆耳恬敏通風設備脫唇外第頑鹵委會魏家品無慧閑説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