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白的意思、録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白的解釋

宋 時樞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宋 司馬光 《乞合兩省為一劄子》:“又本置門下,欲以封駮,中書省録黃,樞密院録白,恐有未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録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含義的複合詞,其解釋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字義解析

    “録”為“記錄、抄寫”之義,《說文解字》載:“録,金色也,從金彔聲”,後引申為謄錄、保存之意;“白”原指顔色,後擴展為“陳述、禀告”,如《玉篇》注:“白,告語也”。兩字組合後,特指官方對文書内容的謄錄與公示。

  2. 曆史應用

    在宋代文獻中,“録白”指朝廷将重要诏令或奏章内容抄錄成副本,并加蓋官印以作憑證。例如《宋會要輯稿》提到“凡奏禀之事,皆録白付有司施行”,表明其作為行政流程的正式文件。

  3. 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中,“録白”一詞已罕用,但在古籍整理、曆史研究中仍可見,多指對原始文獻的謄抄本或經官方認證的副本,強調其真實性與權威性。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録白”是宋代公文制度中的特定術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宋代樞密院承旨起草的官方文件。樞密院是宋代最高軍事機構,其起草的文書稱為“録白”,而中書省起草的文書則稱“録黃”,兩者因機構職能不同而區分命名(見司馬光《乞合兩省為一劄子》記載)。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宋代實行三省六部制,樞密院負責軍事機密事務。其起草的“録白”文件需經門下省審核(即“封駁”流程),以确保政令合法性和合理性。此類文書多涉及軍事調度、官員任命等國家要務。

  3. 讀音與字形
    讀音為lù bái(“録”通“錄”,現代簡化為“錄”)。其中“白”并非顔色含義,而是代指官方文書的正式性。

  4. 權威性補充
    高權威來源明确将其定義為宋代樞密院文件,而其他低權威網頁雖表述相似,但均未提供更多擴展信息。建議參考《宋史·職官志》或司馬光文集等古籍獲取更詳細制度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捱光暗藏暗火安乾變危為安不吝指教不能贊一詞慘重誠惶倅然誕序調角翻老賬粉白黛黑佛妝富麗改良派剛鲠隔句圪渣功夫黃河華清池嘉景将軍肚驕餌浄身酒官救急赍議隽材刊修狂愚老舊連矢靈夙之期落成典禮面土牛郎織女諐度起步其諸人元神奸巨猾舌橋不下數制四方館邃曉天人之際梯苔陀羅尼衾王氈武将烏鞘嶺降龍伏虎蟂矶枭色消聲滅迹小枉大直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