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時樞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宋 司馬光 《乞合兩省為一劄子》:“又本置門下,欲以封駮,中書省録黃,樞密院録白,恐有未當。”
“録白”是宋代公文制度中的特定術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宋代樞密院承旨起草的官方文件。樞密院是宋代最高軍事機構,其起草的文書稱為“録白”,而中書省起草的文書則稱“録黃”,兩者因機構職能不同而區分命名(見司馬光《乞合兩省為一劄子》記載)。
曆史背景與用途
宋代實行三省六部制,樞密院負責軍事機密事務。其起草的“録白”文件需經門下省審核(即“封駁”流程),以确保政令合法性和合理性。此類文書多涉及軍事調度、官員任命等國家要務。
讀音與字形
讀音為lù bái(“録”通“錄”,現代簡化為“錄”)。其中“白”并非顔色含義,而是代指官方文書的正式性。
權威性補充
高權威來源明确将其定義為宋代樞密院文件,而其他低權威網頁雖表述相似,但均未提供更多擴展信息。建議參考《宋史·職官志》或司馬光文集等古籍獲取更詳細制度背景。
《録白》(lù bái)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記錄白色”。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録”和“白”。
“録”的部首是金,它有16個筆畫;而“白”的部首是日,它有5個筆畫。
“録白”的來源較為複雜,它是由繁體字演變而來的。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錄白」。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對于“録白”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但大緻上保持相似。例如,“録”可能會寫成「錄」,而“白”可能會寫成「白」。
1. 請你幫我把這段對話録白下來。
2. 錄白下來的這些資料将會被用于研究目的。
根據“録白”的意思,我們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録音(錄音)、白紙(白紙)、白闆(白闆)等。
近義詞:記錄、記載、備案
反義詞:抹黑、删除、消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