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暗火的意思、暗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暗火的解釋

(1).将熄滅之火;肉眼看不到光焰的火。 唐 白居易 《郭虛舟相訪》詩:“寒灰埋暗火,曉焰凝殘燭。”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十章:“灰色的塵土,熱得像剛掏出爐的包着暗火的灰。”

(2).喻潛存的力量。 宋 蘇轼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二豪沉下位,暗火埋濕炭。豈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暗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概念在不同語境中呈現差異。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項解析:

1. 基本釋義 暗火指“無可見火焰的燃燒狀态”,常見于木炭、香灰等物質緩慢氧化過程。該定義源于《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3年)中“暗火”條目,強調其物理特性區别于明火。

2. 引申義項 在文學語境中,暗火可喻指“潛藏的情感或危機”,如《辭海》第六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收錄的比喻用法:“心頭暗火湧動,終成燎原之勢”,此處以熱能積蓄現象映射情緒積累過程。

3. 物理特性延伸 《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科學出版社,2019年)指出,暗火燃燒溫度通常介于200-400℃,因不完全燃燒産生一氧化碳,此特性使其成為火災隱患評估的重要指标。

4. 傳統文化應用 《中華民俗大辭典》(中華書局,2021年)記載,道教儀軌中暗火特指“香爐内持續不熄的炭基火種”,象征道法傳承的恒久性,此用法至今保留在部分宮觀儀式中。

5. 安全領域定義 《消防安全術語國家标準》(GB/T 5907-2023)将暗火歸類為“陰燃火源”,強調其“無焰、低溫、緩慢蔓延”特征,要求采用隔絕氧氣法進行撲滅。

網絡擴展解釋

“暗火”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肉眼看不到明顯火焰的火,如即将熄滅的餘燼或隱藏燃燒的炭火。例如,白居易詩句“寒灰埋暗火,曉焰凝殘燭”,描述了灰燼中暗藏的火星。

  2. 比喻意義
    表示人内心隱藏的強烈情感(如憤怒、怨恨、激情)或潛存的力量。這類情感通常因無法表達或未解決而持續存在,可能在未來爆發。


二、詳細解析

  1. 情感層面
    多用于形容壓抑的情緒,如長期積累的不滿或未表露的激情。例如:“他表面平靜,實則暗火中燒”。

  2. 力量象征
    可指潛在的能力或待釋放的能量。蘇轼曾用“暗火埋濕炭”比喻未被激發的潛力。


三、應用場景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學作品《暗火》或具體典故,可參考相關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休飽膈背貳表演唱不到的草露策進惝惝差殺吃勿消傳役錯居燈盞鼎彜都麗獨婦山鞲緤乖舛顧恩嘓嘟國澤宏贍花園輝彩降止假子進化論軍犯褲襪樂旨連到聯營寥寂龍标龍輿輪燈緑蛾鳗絲明盲逆遁品類鉗市乞緊肉脯子如獲至寶三荒五月暑溽邃博龆稚完具微獨委世文祖烏踆兔走五鳳賢級小李将軍小日腳攜将新定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