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河的意思、黃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河的解釋

[the Yellow River (Huanghe River)]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裡。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詳細解釋

中國 第二大河。上源 卡日曲 出 青海省 巴顔喀拉山脈 各姿各雅山 麓,東流經 四川 、 甘肅 、 甯夏 、 内蒙古 、 陝西 、 山西 、 河南 等省區,在 山東省 北部入 渤海 。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裡。 晉 成公綏 《大河賦》:“覽百川之弘壯兮,莫尚美於 黃河 。”《明史·河渠志一》:“ 黃河 ,自 唐 以前,皆北入海。” 魏巍 《開辟中國的黃金時代》:“你還會看見 黃河 ,奔騰不羁的 黃河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黃河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與文化發祥地之一。其釋義可從漢語詞典角度及文化地理内涵展開:


一、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黃河為:

黃河(Huáng Hé):中國第二大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顔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甯夏、内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注入渤海。因河水含沙量高、呈黃色而得名。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萬平方公裡。

《現代漢語詞典》補充: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曆史上曾多次改道,孕育了黃河流域的早期農耕文化。


二、名稱由來與文化象征

  1. 自然特征命名

    因中遊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緻河水渾濁泛黃,故稱“黃河”。西漢《史記·河渠書》已有“黃河”記載,此前多稱“河”。

  2. 文明象征

    作為“四渎之宗”(古代四大河流之首),黃河被尊為“母親河”,象征中華民族的堅韌與生命力。其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是夏商周文明的核心區域。


三、地理與水文特征


四、曆史影響與文學意象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3. 《史記·河渠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水經注疏》(楊守敬、熊會貞著)
  5.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官網數據
  6. 《中國自然地理綱要》(任美锷著)
  7. 《黃河志》叢書(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8. 《漢書·溝洫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9. 《全唐詩》李白《将進酒》、王之渙《涼州詞》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二、地理特征

三、名稱由來

四、文化與曆史意義

五、生态與治理

如需更詳細數據,可參考權威地理文獻或水利部門發布的《黃河網》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守故拜洛炳爍參展償責褫職楚歌之計出淋點交典憲督導蠹俗房奧防寒犯想發想浮囊哥們更制關隘鼓箑核輻射赫赫有名黑丹紅芙蓉後鞭火奴魯魯寄生蜂沮辱劇州枯朽之餘凜然正氣碼尺面雍樹冥飛明識密查配人剽模乞寒窮漂饒舌日輪三耳扇車室老噬齧斯褕唐猊談價讬孤文貌無道無縛五難相擊像形奪名賢勝觿辰諧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