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河的意思、黃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河的解釋

[the Yellow River (Huanghe River)]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裡。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遊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詳細解釋

中國 第二大河。上源 卡日曲 出 青海省 巴顔喀拉山脈 各姿各雅山 麓,東流經 四川 、 甘肅 、 甯夏 、 内蒙古 、 陝西 、 山西 、 河南 等省區,在 山東省 北部入 渤海 。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裡。 晉 成公綏 《大河賦》:“覽百川之弘壯兮,莫尚美於 黃河 。”《明史·河渠志一》:“ 黃河 ,自 唐 以前,皆北入海。” 魏巍 《開辟中國的黃金時代》:“你還會看見 黃河 ,奔騰不羁的 黃河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黃河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二、地理特征

三、名稱由來

四、文化與曆史意義

五、生态與治理

如需更詳細數據,可參考權威地理文獻或水利部門發布的《黃河網》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河的意思

《黃河》這個詞指的是中國境内著名的一條河流,也是中國第二大河流,全長約5464千米。它流經青海、四川、甘肅、甯夏、内蒙古、山西、陝西、河南等省區,最終注入渤海。黃河的中下遊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着重要的經濟、農業和文化地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黃河》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水”,表示與水相關。根據漢字筆畫規則,拆分後的“水”字部首由兩筆組成。

來源和繁體

《黃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尚書》中的記載。相傳舜夏禹時,黃河曾經改道,舜帝派黃帝的子孫憫川河道,治理黃河,使其恢複原狀,故被稱為“黃河”。在繁體字中,《黃河》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時候漢字中的“黃”字寫作“黃”,有兩個幾乎相同的草書寫法。一個是由3個結構相同的“田”字組成,中間多了一個點。另一個是由2個“田”字組成,中間沒有點。而“河”字在古代與現代寫法相同,由“水”字部首和“可”字組成。

例句

1.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承載着幾千年的曆史文化。

2. 為了保護黃河生态環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組詞

1. 黃河流域:指黃河及其周邊地區。

2. 黃河源頭:指黃河的發源地。

3. 黃河水利:指利用黃河水資源進行灌溉、發電等工程。

近義詞

長江、江河、河流

反義詞

東海、南海、大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