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蟂矶的意思、蟂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蟂矶的解釋

地名。在 安徽 蕪湖 西 江 中,高十丈,周九畝有奇。矶上舊有 靈澤夫人 (俗傳即 三國 時 劉備 妻、 孫權 妹)祠。 明 朱國祯 《湧幢小品·蟂矶》:“ 蕪湖 江 心有磯,磯上有祠,祠 孫夫人 ,曰 蟂磯 。” 清 吳殳 《蜀漢》詩:“西國無煙生火井,東鄰有女落 蟂磯 。”參閱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蟂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蟂矶釋義

蟂矶(讀音:xiāo jī),是一個專有地名,指中國長江下遊一處著名的矶石,位于今安徽省蕪湖市鸠江區長江之中(曆史上曾屬當塗縣)。

  1. 地理位置與名稱由來:

    • 該矶石矗立于長江之中,因其形狀似傳說中的水中猛獸“蟂”(或稱“獺”、“蛟”或“鳄”)而得名。“蟂”在古代文獻中常指一種類似鳄魚或水獺的動物,強調其兇猛或與水相關的特性。“矶”則指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因此,“蟂矶”意指形狀如蟂、突出于江水的巨石。其地理位置險要,是長江航道上的重要節點。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曆史文化價值:

    • 蟂矶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形态,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矶上曾建有靈澤夫人祠(或稱蟂矶廟),相傳為祭祀三國時期劉備之妻孫夫人(孫權之妹)而建。孫夫人聽聞劉備去世後,在此投江殉情,故該地也被賦予了悲情色彩,成為一處重要的曆史遺迹和文化象征。曆代詩人如陸遊、黃景仁等均有詩作提及蟂矶。來源:《讀史方輿紀要》(顧祖禹著)、《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現代狀況:

    • 現今,蟂矶作為蕪湖市的一處曆史地理景觀,其文化意義依然受到重視。矶石本身及相關的曆史傳說,是研究長江文化、三國曆史和地方史志的重要素材。隨着長江航道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蟂矶的具體形态或周邊環境可能有所變化,但其作為地名和曆史符號的地位依然穩固。來源:《蕪湖市志》、《安徽省志·地名志》。

網絡擴展解釋

蟂矶(xiāo jī)是位于中國安徽省蕪湖市西部長江中的一處曆史地名,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地理位置
    蟂矶為長江中的一處矶石,高約十丈(約33米),占地面積約九畝餘(約6000平方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古代長江航道的重要地标。

  2. 曆史與文化背景
    矶上曾建有靈澤夫人祠,民間傳說此祠供奉三國時期劉備之妻、孫權之妹孫尚香(即孫夫人)。據明代朱國祯《湧幢小品》記載,蕪湖江心的蟂矶因孫夫人祠得名,清代文人吳殳亦有詩句提及此地。

  3. 名稱由來

    • 蟂:古書中指水獺類動物,可能與當地生态或傳說相關。
    • 矶:指水邊突出的岩石或江中石灘,如燕子矶、采石矶等同類型地貌。
  4. 文學與文獻記載
    該地名在明清文獻中多次出現,如清代顧炎武《日知錄》曾考證蟂矶的由來,宋代詩人董嗣杲還為此地創作了同名詩作《蟂矶》。

  5. 現代現狀
    目前蟂矶的實體景觀可能已因水文變遷或曆史原因湮沒,但其作為文化符號仍存于地方志和文學作品中。

别人正在浏覽...

阿師八關擺闊包公保稅不避艱險不準草茆辰角俦匹創優大酒大肉倒挫睋而爾綿娥妝高額跟蹤歸敬海南省何道後雕後娘畫妖減縮積翠池經管錦官禁體詩金盞酒妓娟娟連障伶優廪贍留骖镂榥馬鞭煤汽燈沒世無稱鳴文泯棄旁轉飄然情神親理崎嶢券證人神同嫉儒席掃臉啬細沈煙折損試効食魚遇鲭踏混木太丘道廣五城兵馬謝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