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峰巒和山谷。 宋 蘇轍 《盧鴻草堂圖》詩:“徑歸不復往,巒壑空在目。”
“巒壑”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巒”和“壑”兩個單字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整體指峰巒和山谷,用于描繪山水交錯的自然景觀,強調山勢的起伏與谷地的縱深結合。
宋代蘇轍在《盧鴻草堂圖》中寫道:“徑歸不復往,巒壑空在目”,意為歸去後雖不再前往,但眼前仍浮現着山川的壯麗景象。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用例或擴展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巒壑》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山巒和山谷。這個詞常用來形容山脈的起伏和山谷的縱橫交錯。
《巒壑》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山”和“丨”。它一共有13個筆畫。
《巒壑》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古老,它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兒丘》中,“遊巒以青,言思以孤”,形容山巒的景色。這個詞的繁體字書寫為「巒壑」。
在古時候,寫《巒壑》這個詞時會有一些變體。例如在《字彙》一書中的寫法是「巒壑」,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是「巒僫」等等。雖然字形略有不同,但都指代山巒和山谷的意思。
1. 這片山區的巒壑連綿,景色非常壯觀。
2. 他在日出的時候爬上了山巒,俯瞰着深深的峽谷。
組詞:山巒、山谷、景巒、深壑、地峁等。
近義詞:山嶺、山脈、山峻等。
反義詞:平原、草地、海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