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俗的行為。 清 譚嗣同 《仁學》八:“俗學陋行,動言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國憲而不敢議。”
陋行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卑鄙惡劣、有失體面的行為舉止,強調道德層面的低劣與不光彩。該詞屬書面用語,多用于批判或嚴肅語境,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道德層面的卑劣性
指違背社會公德或倫理規範的可恥行為,如欺詐、背信、損人利己等。《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其含義為“卑鄙惡劣的行為”,強調對品行的負面評價。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2016:876頁。
行為的不體面性
側重指言行粗俗、有失尊嚴,常與“陋習”關聯。《漢語大詞典》釋為“鄙陋的言行”,突出其違背文明禮儀的特質。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二字合成後,強化對低賤品行的批判,常見于古典文獻。如《後漢書》中“陋行穢迹”形容污穢不堪的操守。
來源:漢典網(zdic.net)字源考據;《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2014.
參考文獻
“陋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òu xíng,其核心含義指世俗、粗鄙或不合時宜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析:
“陋行”多用于書面或批判性語境,強調行為與時代或道德标準的脫節。若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例句,可參考《仁學》原文或權威詞典。
奧詭白烏包涵璧台慘凄疇阜黜典蹉跎自誤掇送分句分詣感覺感戀鬲津鈎染黃獨貨車兼葭倚玉簡率積草池解寃居錯魁星閣老父台老郎冷突亮許憐闵隆刑麻搥幔幕廟廊末曲弸彪硗崅騎鲸李傾弛寝滅七貞九烈認奴作郞瑞藹山高水險傷毆甥館聖良涉世時咎殊偉酸甜苦辣歲聘調味品彤暑推推搡搡無姑五谏五馬午齋相遠下農愶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