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俗的行为。 清 谭嗣同 《仁学》八:“俗学陋行,动言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
陋行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卑鄙恶劣、有失体面的行为举止,强调道德层面的低劣与不光彩。该词属书面用语,多用于批判或严肃语境,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道德层面的卑劣性
指违背社会公德或伦理规范的可耻行为,如欺诈、背信、损人利己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其含义为“卑鄙恶劣的行为”,强调对品行的负面评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6:876页。
行为的不体面性
侧重指言行粗俗、有失尊严,常与“陋习”关联。《汉语大词典》释为“鄙陋的言行”,突出其违背文明礼仪的特质。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二字合成后,强化对低贱品行的批判,常见于古典文献。如《后汉书》中“陋行秽迹”形容污秽不堪的操守。
来源:汉典网(zdic.net)字源考据;《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4.
参考文献
“陋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òu xíng,其核心含义指世俗、粗鄙或不合时宜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析:
“陋行”多用于书面或批判性语境,强调行为与时代或道德标准的脱节。若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或例句,可参考《仁学》原文或权威词典。
安贫守道百二山川扮戏悲酷别库部落齿颊香辞源猝发悴薄锉刀电子手表断乳独唱笃瘵飞扬跋扈割正钩挐规求槐第桓宫惛怓嘉卉见长嘉澍结引警策辞酒甔眷厚局念拒折科爵铿锵有力麦口期谩学迷你裙拏战鸟粪层平昔青緺倾命诎胜叡典三市捎马社祭盛载寿邱书生气十足黍丝送诣损己利人鹔鹴裘腾懽吞舟之鱼外庭晚蚕下九流笑傲歇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