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老的郎官。 唐 韓愈 《合江亭》詩:“老郎來何暮,高唱久乃和。”
(2). 元 明 時說話藝人對本行前輩的尊稱。 元 趙明道 《鬥鹌鹑·名姬》套曲:“樂府棃園,先賢老郎,承應俳優,後進教坊。”《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钗钿》:“聞得老郎們相傳的説話,不記得何州甚縣,單説有一人,姓 金 名 孝 ,年長未娶。”
(3).寺廟中的粗雜工。《水浒傳》第四回:“那漢子道:‘我這酒,挑上去隻賣與寺内火工道人、直廳、轎夫、老郎們,做生活的喫。’”
(4).老練。《水浒傳》第十九回:“揀一隻疾快小船,選了幾個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槳起五六把樺楫。”
“老郎”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古代官職中年齡較大的郎官。唐代韓愈《合江亭》詩中提到:“老郎來何暮,高唱久乃和”,此處“老郎”即指年長的官員。
宋元至明代,說書、戲曲等行業中,年輕藝人常尊稱本行前輩為“老郎”。例如元曲《鬥鹌鹑·名姬》中寫道:“樂府梨園,先賢老郎”,體現了對行業資深者的敬稱。
在宗教場所,“老郎”指從事體力勞動的雜役。《水浒傳》第四回提到,魯智深欲買酒時,賣酒漢子說:“我這酒隻賣與寺内火工道人、直廳轎夫、老郎們做生活的吃”,此處“老郎”即寺廟雜工。
此義項較少見,主要用于口語中表示某人處事成熟或技藝娴熟。如明代文獻中“老郎”可引申為“老練”之意。
部分資料提到“老郎”可能指武士或教頭(如、5),但此用法較罕見,可能為方言或特定文本中的引申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可參考《水浒傳》《合江亭》等文獻原文,或查閱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老郎》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年長的男子,也可以用于稱呼親密的男性朋友。它通常用來表達對長輩或親近的晚輩的尊重和親昵之情。
《老郎》由兩個部首組成:老字的部首是⼤(大字底部的一橫),郎字的部首是⼈(人字底部的一豎)。老的拼音是"lǎo",郎的拼音是"láng"。
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老有6畫,郎有10畫。
《老郎》是一個古老的詞語,早在漢朝就已經存在。在古代社會中,老人被尊敬為家族的主要依靠和智慧的象征,因此使用《老郎》這個詞來表示對年長男子的敬稱。
《老郎》的繁體字為「老郞」。
在古代漢字發展的過程中,字形會有一些變化。關于《老郎》這個詞,古人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整體來說,字形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1. 他是我們家族的老郎,非常有威望。
2. 這位老郎是我爺爺的好朋友。
組詞:老人、老朋友、老同學
近義詞:長者、老者
反義詞:小郎、少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