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稱 婁關 、 太平關 。在 貴州省 遵義市 北 大婁山 中。為 黔 北險地。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曾攻克此關。 毛6*澤6*東 有《憶秦娥·婁山關》詞。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婁山關漢語 快速查詢。
關于“婁山關”的詳細解釋如下:
婁山關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彙川區與桐梓縣交界處,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約1277-1576米,素有“黔北咽喉”“川黔鎖鑰”之稱。其名稱源于唐代将領婁殿邦鎮守此地,後演變為“婁山關”,明代曾改稱“太平關”,但原名沿用至今。
婁山關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地勢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35年紅軍長征期間,在此發生兩次關鍵戰役:
毛澤東在第二次戰役勝利後寫下此詞,名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生動描繪了紅軍跨越艱險的豪情。全詞通過“西風烈”“殘陽如血”等意象,既展現戰鬥的壯烈,又表達對革命前途的堅定信念。
如今婁山關是國家AAAA級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承載着革命曆史記憶,激勵後人傳承長征精神。
如需進一步了解戰役細節或詩詞解析,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實地探訪。
婁山關是指中國婁山關口的意思,是位于中國湖南省婁底市的一個重要關口。它位于婁底市南郊,連接湘西、湘南和湘東地區,是進入湘南的一個重要入口。
拆分部首和筆畫:婁山關的部首是山(山字旁),共有15個筆畫。
來源:婁山關這個名稱的來源還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婁山關地勢險要、如山一般突兀,所以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相傳古代人物婁敬祠,為了勸農民務農,不要荒廢田地,建造了一座山城,于是這個地方便被稱為婁山關。
繁體字:樓山關
古時候漢字寫法:樓山關
例句:婁山關是湘南地區的重要通道。
組詞:婁底、山口、關口
近義詞:婁底關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