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樂胥的意思、樂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樂胥的解釋

從事音樂工作的小吏。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谏》:“ 高祖 即位,以舞胡 安叱奴 為散騎侍郎,禮部尚書 李綱 諫曰:‘臣按《周禮》,均工樂胥,不得參士伍。雖復才如 子野 ,妙等 師襄 ,皆終身繼代,不改其業。’”

喜樂。《詩·小雅·桑扈》:“君子樂胥,受天之祜。” 朱熹 集傳:“胥,語詞。” 漢 班固 《東都賦》:“百穀蓁蓁,庶草蕃廡,屢惟豐年,於皇樂胥。” 宋 沉遘 《賀冬表》之二:“陛下志氣獨茂,輝光日新,運神化於無為,均成功於洪造。天瑞來格,民靈樂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樂胥”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指古代官職(讀作yuè xū)

  1. 基本釋義
    指負責音樂事務的小官吏,常見于唐代文獻。例如《大唐新語》記載唐高祖時期禮部尚書李綱的谏言,提到“均工樂胥,不得參士伍”,強調此類官職的專職性。

  2. 來源與用法
    該釋義源自《周禮》中的制度,古代将樂師、樂工等稱為“樂胥”,屬于較低級别的樂官,與士大夫階層嚴格區分。


二、表示喜樂、歡樂(讀作lè xū)

  1. 基本釋義
    “胥”在此處為語氣助詞或無實義,整體表示快樂、歡慶。例如《詩經·小雅》中“君子樂胥,受天之祜”,朱熹注解為“胥,語詞”,強調君子因德行而喜樂。

  2. 文學與場景應用
    漢代班固《東都賦》用“於皇樂胥”描述豐收之喜,宋代沈遘的賀表則以“民靈樂胥”表達百姓安樂。該用法多用于詩文或慶典場合,形容祥和歡聚的情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樂胥是什麼意思

樂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歡樂的人群。樂指的是快樂、喜悅,胥則表示人們聚集在一起。因此,樂胥通常用于表示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共享快樂的情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樂胥的部首是⺦(糸+口),其中糸為纟的繁體字形,表示絲綢的意思。樂胥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

樂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樂活動。在古時候,胥(xū)是指楚國的官職,也可以泛指屬于楚國的人民。楚國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著名國家,以音樂活動聞名。樂胥因此引申為歡樂的人們,指代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享受音樂和快樂。

繁體

樂胥的繁體字為樂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樂胥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總體來說,形狀和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每逢佳節,樂胥之音傳遍整個村莊。
2. 在音樂會上,觀衆與樂胥形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組詞

樂曲、歡樂、音樂、音樂會、快樂

近義詞

歡愉、快活、喜悅、愉悅、歡欣

反義詞

憂傷、痛苦、悲傷、沮喪、苦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