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洽的意思、洞洽的詳細解釋
洞洽的解釋
明白透徹、融會貫通。 南朝 梁 陶弘景 《發真隱訣序》:“昔在人間,已鈔撰真經、修字兩卷,于時亦粗謂委密……今更反覆研精,表裡洞洽,預是真學之理,使了然無滞。”
詞語分解
- 洞的解釋 洞 ò 窟窿,深穴,孔:洞穴。山洞。洞箫。空洞。漏洞。洞府。洞天。 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洞其中。 透徹地,清楚地:洞悉。洞穿。 說數字時用來代替零。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洽的解釋 洽 à 跟人聯繫,商量:面洽。接洽。 諧和:融洽。 廣博,周遍:博識洽聞。 沾濕,浸潤:内洽五髒。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洞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òng qià,其核心含義為明白透徹、融會貫通。以下從多個角度展開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詞義解析:
“洞”指透徹、清晰(如“洞若觀火”),“洽”意為和諧、周遍(如“博識洽聞”)。組合後表示對事物理解深入且全面,能将不同知識融會貫通。
二、詞源與例句
- 古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陶弘景的《發真隱訣序》:“今更反覆研精,表裡洞洽,預是真學之理,使了然無滞。”
此處“表裡洞洽”形容對學問反複鑽研後達到内外通透的境界。
三、近義詞對比
- 融會貫通:強調将知識融合并靈活運用,與“洞洽”意義相近,但後者更突出理解的深刻性。
- 透徹明晰:側重清晰明了,而“洞洽”兼具全面性與系統性。
四、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對學問、道理的深刻領悟,如學術研究、哲理探讨等。
- 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書面語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朝文獻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洞洽(dòng qià)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理解得深刻而透徹。它的拆分部首是宀(mián)和氵(shuǐ),拆分出來的筆畫分别是3畫和3畫。洞洽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兩個相近意思的詞語合并而成。在繁體字中,洞洽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洞洽的漢字寫法和現代完全相同。下面是一個例句:他對這個問題的洞洽理解讓人印象深刻。其他與洞洽相關的詞彙有:洞察、明悟、透徹等。反義詞可以是淺薄、膚淺等。我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