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擊石波的意思、擊石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擊石波的解釋

書法術語名。章草及章程、行押等用之。用筆直過。 晉 王羲之 《題<筆陣圖>後》:“其草書亦須象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筆即直過。唯有章草及章程、行押等,不用勢,但用擊石波而已。” 唐 韋續 《墨薮·書卷》:“隸有擊石波,八分書有隼尾波,最為難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擊石波”是書法術語,主要用于描述章草、章程及行押等書體的特定用筆技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書法中一種“用筆直過”的筆法,即運筆時直線行進,不刻意追求波折或修飾,強調自然流暢的書寫效果。

  2. 曆史文獻依據

    • 晉代王羲之在《題<筆陣圖>後》中提到,章草等書體需用此筆法,若行筆急促則“意思淺薄”,需以擊石波保持力度。
    • 唐代韋續《墨薮·書卷》将擊石波與隼尾波對比,稱其“最為難行”,突顯其技法難度。
  3.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章草(草書早期形态)、章程書(公文用書體)及行押(行書與草書結合體),體現古樸簡練的風格。

  4. 常見誤解澄清
    部分資料誤将其解釋為“微小力量引發大影響”的成語,實為混淆。該詞本義僅限書法領域,無引申比喻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書體例證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王羲之、韋續的相關書法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擊石波的意思

《擊石波》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用石頭打破水面産生的波紋。有時也用來比喻産生連鎖反應或者引發一系列的變化。

拆分部首和筆畫

《擊石波》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扌”、“石”和“波”三個部首。其中,“扌”是手部偏旁,“石”是獨體部首(也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而“波”則是水部偏旁。

根據《漢字筆畫數統計表》統計,本詞共有15畫。

來源和繁體

《擊石波》是一個現代漢字詞語,沒有确切的古代來源。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擊石波」。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擊石波》一詞是現代漢字,沒有具體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池塘裡的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一顆小石頭掉進去,頓時掀起了擊石波。

2. 這個重大決策将會擊石波,影響整個行業的未來。

組詞

擊石、波紋、水波、波浪

近義詞

波瀾、波動、波及、連鎖反應

反義詞

靜止、平靜、穩定、無波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