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褒述”。謂記述其功德予以表彰。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顧見神宮,追惟桑梓襃述之義,用敢作頌。”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皇恩褒述,班同三事,榮哀既備,寵靈已泰。”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假谲》:“ 三思 諷太史奏,其夜攝提星入太微至帝座,此則王者與大臣私相接,大臣能納忠,故有所應。 中宗 降詔褒述。”
“襃述”是一個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褒述”,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單字拆分:
語境特征:
該詞適用于學術研究、古文翻譯或特定文體創作中,日常交流可替換為“表彰性記述”“褒揚記錄”等更通俗的表達。若需引用古籍原文,需注意“襃”為“褒”的異體字,避免混淆。
《褒述》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作動詞或名詞使用,具有褒獎、稱贊的含義。它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評價和肯定。
《褒述》的字形複雜,是由“衣”、“言”、“束”、“言”四個部首組成。
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其中“衣”部為5畫,“言”部為7畫,“束”部為7畫。
《褒述》是一種繁體字,它的簡化字為“褒述”,由中國古代文獻中的稱贊的詞彙演變而來。在台灣和香港地區仍然沿用繁體字。
在古代,使用繁體字的寫法,即“襃述”。
1. 他獲得了褒述,因為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
2. 老師對他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褒述。
組詞:褒獎、褒揚、褒義、褒貶、頌揚。
近義詞:稱贊、贊揚、誇獎、表揚。
反義詞:批評、指責、責備、譴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