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襃述的意思、襃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襃述的解釋

亦作“褒述”。謂記述其功德予以表彰。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顧見神宮,追惟桑梓襃述之義,用敢作頌。”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皇恩褒述,班同三事,榮哀既備,寵靈已泰。” 宋 孔平仲 《續世說·假谲》:“ 三思 諷太史奏,其夜攝提星入太微至帝座,此則王者與大臣私相接,大臣能納忠,故有所應。 中宗 降詔褒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襃述(bāo shù)是古漢語中的合成詞,由“襃”(同“褒”)和“述”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為褒揚并記述,特指對人物事迹、功德進行稱頌性的記載與傳述。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襃(bāo)

    通“褒”,意為贊揚、嘉獎。《說文解字》釋:“襃,衣博裾也”,本義指寬大衣襟,引申為“擴大、弘揚”,後專指對善行的稱頌。

    例:《漢書·王莽傳》:“襃功賞德,以彰善行。”

  2. 述(shù)

    指記述、陳述。《說文解字》:“述,循也”,強調遵循事實而記錄。

    例:《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二、合成詞釋義

“襃述”結合二字含義,指:

通過文字記載對人物功績或德行進行稱頌與傳揚,常見于史傳、碑銘等文體。其核心在于以褒揚為基調的叙述方式,區别于客觀中立的“記述”。

例:《後漢書·班固傳》:“固撰《漢書》,襃述漢德。”(班固著《漢書》,褒揚記述漢代功德)

三、文獻用例佐證

  1. 史書應用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襃述勳業,銘之鐘鼎。”

    (意為:稱頌功勳業績,刻錄于鐘鼎之上。)

  2. 碑志文體

    唐代墓志銘常見“襃述先德”之語,如《唐代墓志彙編》載:“刊石紀功,以襃述其美。”

    (意為:刻石記錄功績,以褒揚傳述其美德。)

四、語義辨析

參考資料

(注:因古籍文獻原始鍊接受限,來源标注為權威出版物,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襃述”是一個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褒述”,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結構與用法分析

  1. 單字拆分:

    • 襃(褒):意為贊揚、嘉獎,如“褒揚”“褒獎”。
    • 述:指記錄、陳述,如“叙述”“記述”。
    • 組合後強調“以文字形式記錄并贊美”。
  2. 語境特征:

    •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碑銘中,如漢蔡邕《光武濟陽宮碑》提到“襃述之義”,南朝傅亮文書中亦用此詞表彰功臣。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古語詞。

三、文獻例證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適用于學術研究、古文翻譯或特定文體創作中,日常交流可替換為“表彰性記述”“褒揚記錄”等更通俗的表達。若需引用古籍原文,需注意“襃”為“褒”的異體字,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鞭撻碧頭巾佛頭著糞布褐常陳塵玷怆思賜垂榱棟崩折澹瀩點寶刁乖東西晉演義貳心發棵匪石之心風浮拂旦跗萼連晖感欷幹重共聚物盥洗室裹蒸酣燕鶴儛虹帶賤技僭亂剿洗嗟虖解扣讦施戢身镌鑿曠日經久亮摩靈綱零七碎八六術麗億麻槌門單溟色凄飈清悠悠奇勳驅遏鋭悍散語石腳什圍伍攻識有詩餘縮縮帏輤賢豆仙官小庭械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