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中園圃。 唐 李峤 《為朝集使等上尊號表》:“攀玉署鴻鴛之議,雜金園龍象之謀。”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詩:“翛然金園賞,遠近含晴光。” 王琦 注:“金園,寺中園圃也。 須達長者 欲買 祇陀 太子園為佛住處。太子戲言:‘得金布滿地中,即當賣與。’ 須達 遂出金餅布地,周滿園中,厚及五寸,廣惟十裡,買此園地,奉施 如來 ,起立精舍。後人用‘金園’事,本此。”
“金園”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金園”指寺中園圃,特指佛教寺院内的園林或修行場所。這一釋義在多個古籍和現代詞典中被反複提及,如唐代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中“翛然金園賞”即指寺院園景。
該詞源自佛教傳說:須達長者(佛教著名施主)欲購買祇陀太子的園林供奉佛陀,太子戲言“需用黃金鋪滿園地”。須達遂以金餅鋪地購得此園,後稱“金園”。此典故成為佛教布施精神的象征。
唐代文人作品中常出現此詞,如:
提示:若需了解該詞在具體詩句中的用法或植物品種詳情,可進一步查閱古籍文獻或植物學資料。
金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金”和“園”兩個字組成。
首先我們來拆分一下“金”字。它的部首是金(钅),總共有8畫。
接下來是“園”字,它的部首是囗,也是8畫。
“金園”這個詞語的來源較為複雜。在古代文獻中,金園一詞多用來形容美好的園林、花園或者黃金的地方。常常與世外桃源、富饒之地等詞語相連。金園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代表着繁榮、富饒、和諧等美好的寓意。
在繁體字中,“金園”分别為「金園」。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金園”字沒有太大的改變。仍然是由“金”和“園”兩個字組成,筆畫也保持不變。
1. 在郊外的金園裡,花草繁茂,宛如仙境。
2. 他住在一座美麗的金園中,生活十分幸福。
3. 這片金園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花園之一。
1. 金山:指富饒的山地。
2. 金石:指古代的銅、鐵、銀、金等金屬。
3.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非常富麗堂皇。
1. 金色花園
2. 金碧輝煌的園林
3. 黃金之園
1. 荒園:指破敗荒蕪的園林。
2. 朽園:指年久失修、凋零衰敗的園林。
3. 衰園:指曾經富饒繁榮而現在已經落寞衰敗的園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