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籍的意思、收籍的詳細解釋
收籍的解釋
沒收入官。《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收籍 曄 家,樂器服玩,并皆珍麗,妓妾不勝珠翠。”
詞語分解
- 收的解釋 收 ō 接到,接受:收發。收信。收支。收訖。收益。 藏或放置妥當:這是重要東西,要收好了。 割斷成熟的農作物:收割。收成。麥收。 招回:收兵。收港。 聚,合攏:收容。收理。收集。 結束:收尾。收煞。收
- 籍的解釋 籍 í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紛擾很大;b.形容名聲很大;c.形容縱橫交
網絡擴展解釋
“收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沒收入官”,指官府将私人財産或物品依法沒收充公。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 定義:指官方對個人或家族的財産、物品進行強制性沒收,歸為官府所有。這一行為常見于古代法律懲罰或政治清算中。
- 拼音:shōu jí,注音為ㄕㄡ ㄐㄧˊ。
2.曆史出處與用法
- 文獻記載:該詞最早見于《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文中描述了對範晔(南朝劉宋官員)家族的查抄:“收籍晔家,樂器服玩,并皆珍麗,妓妾不勝珠翠”。
- 文學作品:明代李時行的詩句“百戰功高不收籍”,反諷功勳卓著者未遭沒收家産的結局,側面印證了“收籍”的負面含義。
3.應用場景
- 法律懲罰:多用于官員犯罪、家族牽連等情形,作為刑罰的一部分。
- 政治手段:曆史上也作為削弱敵對勢力經濟基礎的手段,例如權臣失勢後的財産清查。
4.補充說明
- 近義詞:抄沒、籍沒。
- 現代關聯:類似當代法律中的“沒收財産”,但古代“收籍”範圍更廣,包括家眷、仆役等。
如需深入了解具體案例或文學引用,可查閱《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明代詩詞集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收籍的意思
收籍是指将財物或個人信息納入檔案或登記薄中的行為。收籍可以用于歸檔、統計以及提供管理、追溯和證明等方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收籍的拆分部首是⺈和⺮,其中⺈是“發、采、千”的部首,⺮是“竹”的部首。
收籍的總筆畫數為16筆,在字形結構上屬于複雜字。
來源
收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說文解字》中已有收籍的攸辭:“臨吳方記焉。”意思是将來到吳地的人們追溯記錄。
具體使用這個詞的時間和出現的文獻記載暫無明确考據。
繁體字
收籍的繁體字是「收輯」,字形上與簡體字相似,僅部分部首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關于古時候漢字收籍的寫法,目前無明确文獻記載,不過根據漢字演變的規律,收籍在古時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信息,學校對新生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收籍過程。
2. 政府部門對商鋪進行收籍,以便更好地監管市場經營。
組詞
1. 收納:将物品進行整理歸類并放入合適的位置。
2. 登記:記錄詳細的信息并制作相應的記錄。
3. 檔案:按照一定的方式整理和保存的文件或記錄。
近義詞
登記、記錄、歸檔、存檔。
反義詞
釋放、放出、撤銷、删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