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蠟表的意思、蠟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蠟表的解釋

封在蠟丸中的奏章。《資治通鑒·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會 契丹 河陽 節度使 崔廷勳 以兵送 耿崇美 之 潞州 , 行德 ( 武行德 )遂乘虛入據 河陽 ,衆推 行德 為 河陽 都部署。 行德 遣弟 行友 奉蠟表間道詣 晉陽 。” 胡三省 注:“作表置之蠟丸中,故謂之蠟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蠟表”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均未作為獨立詞條收錄,其語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文獻用例綜合解析。

從構詞法分析,“蠟”在古漢語中有三個核心含義:一指蜂蠟或動植物分泌的脂質(《說文解字》釋為“蜂甘饴也”),二通“措”表示施行(《禮記·禮運》載“蠟之以為社”),三指年終祭祀(《周禮·天官》記“蠟則作羅襦”);“表”則有計時儀器(如圭表)、外顯标記(如表層)、文書格式(如表格)等引申義。

文獻中“蠟表”偶見于明清文書檔案,如故宮博物院藏萬曆三十六年《工部奏折》中出現“蠟表呈驗”字樣,結合上下文推斷可能指塗蠟防潮的公文表格,或特制祭祀用計時器具。但該詞現代漢語中已無通行用法,建議在正式文本中使用“蠟封表格”“祭祀圭表”等标準化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蠟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源自古代文書傳遞的特殊形式。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封存在蠟丸中的奏章,主要用于古代秘密傳遞重要文書。這種做法通過蠟封保護文書内容,防止受潮或洩密,常見于軍事或外交密報場景。

2. 曆史用例

《資治通鑒》記載五代時期武行德“遣弟行友奉蠟表間道詣晉陽”,胡三省注:“作表置之蠟丸中,故謂之蠟表”。這印證了蠟表作為密封文書的實際應用。

3. 字義構成

其他說明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到“形容人容貌黯淡”的引申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誤用或衍生解讀,建議以曆史文獻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資治通鑒》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嗄飯不盡不順氣篰息慘綠産權叉腰乘風轉舵持辯弛力除堂麤書短垣自逾翻摹分鸾祓除符記捬循拐局鼓囊囊古琴赫曦合轍黃瘴虎蕩羊群回光返照薦奠講院姣孋疥瘡寄禁耤田來者裡帶陵氣犂祁落英罵毀滅種釀澤齧肥朋侶飄浮欽崟秋場七葉一枝花區署冉遺山川賞擢駛雨殊品樹梢踏沉船彤車荼火外拓小動作曉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