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飄散的雲。 南朝 齊 謝朓 《敬亭山》詩:“渫雲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明 陳子龍 《上巳城南雨中》詩:“渫雲行瀰瀰,平田紛漠漠。”
“渫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渫”的本義來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渫”讀作xiè,本義為除去污泥,引申為分散、消散。如《漢書》提到“渫雲”即指飄散的雲,形容雲氣輕盈散開的狀态。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詩詞中,通過雲的消散狀态隱喻時光流逝、事物變遷,或營造空靈悠遠的意境。
“渫雲”是兼具動作與形态描述的詞彙,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渫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風雨過後雲彩漸漸散去,天空恢複晴朗。它是形容事情過去,事态平息,恢複平靜的意思。
《渫雲》的拆分部首是水,表示與水有關。它由水部和雲部構成,總共包含12個筆畫。
《渫雲》最早出現在《陳後主詞》中,是一首形容詩。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成一個漢字短語,用于形容事情恢複平靜、順利。
《渫雲》的繁體字為「滓雲」。
古時候,《渫雲》的字寫作「滌雲」。
1. 經過這場風波,終于渫雲見日,一切恢複平靜。
2. 他經過了一番努力,終于讓矛盾漸漸渫雲消散。
3. 這次危機過後,社會逐漸渫雲散去,人們的生活恢複了正常。
1. 渫雨:形容雨後天空漸漸晴朗。
2. 撫今渫昔:反思過去的錯誤,改正并避免再次犯錯。
3. 渫情:撫慰感情,使之平靜。
1. 雨過天晴
2. 波瀾已平
3. 平息
1. 波濤洶湧
2. 動蕩不安
3. 不安定
【别人正在浏覽】